公司无理由辞退? 请问是否给予补偿

更新时间:2019-08-29 13:44:01人浏览
问题描述:
公司无理由辞退? 请问是否给予补偿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7811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无理由辞退,两倍赔偿可以和工作年限叠加赔偿,强行辞退是无法拒绝的,只能通过合法的维权要求赔偿。你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
(一)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劳动争议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应当履行。
(二)调解不成的,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当事人也可直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调解并不是劳动仲裁的必经程序。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仲裁裁决具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一方不履行裁决的,另一方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法院提起强制执行申请。由此可以看出,仲裁与调解相比,有更强的司法保障力。
(三)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处需要提醒大家:仲裁是诉讼的必经程序,当事人未经劳动仲裁委员会裁决,而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期限为:自接到劳动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
2019-08-29 13:17:36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397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单位单方面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你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不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的,单位应当按照你满一年半不满二年的工龄支付你二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的两倍即四个月工资的赔偿金。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2019-08-29 13:21:34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910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辞退的赔偿金。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北京地区不需要提供登记信息)。
  
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之后对你们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会下达裁决书;劳动仲裁60天内结案;对于裁决书不服,劳动者可以起诉到法院;
  
3、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
  用人单位无故辞退劳动者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按照每做满一年支付2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2019-08-29 13:44:0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辞职或被公司辞退,是否有赔偿?
辞职或被公司辞退,是否有赔偿?
问:您好,我想咨询一下,我2007年5月29日入职,我公司2008年1月1日才与我们签合同,合同期为两年,从08年1月1日至09年12月31日。现在公司在大裁员
辞职
人浏览
单位单方面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你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不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的,单位应当按照你满一年半不满二年的工龄支付你二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的两倍即四个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辞退是否有赔偿
被辞退是否有赔偿
如果是因过错而被辞退的,没有赔偿;如果是无过错性辞退的,则有赔偿。其赔偿是,员工在公司工作每满一年的,发给一个月工资的经
劳动法
人浏览
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是否应该给予补偿?
用人单位辞退劳动者,是否应该给予补偿?
2004年9月1日,李先生与深圳一家工厂签订劳动合同,期限自当月起至2005年8月31日止,月薪2000元,合同中注明李某的工作岗位是人事部主售,工作地点在深圳
解雇辞退
人浏览
公司辞退员工的补偿
公司辞退员工的补偿
公司辞退员工的补偿按照《劳动合同法》第46条的规定,公司辞退劳动者,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具体的补偿标准是: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
其他公司知识
人浏览
单位单方面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你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不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合同的,单位应当按照你满一年半不满二年的工龄支付你二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的两倍即四个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公司辞退员工补偿标准
公司过失性辞退员工不需要经济补偿;公司非过失性辞退员工,补偿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
劳动法
人浏览
关于被公司辞退问题的解答:例如,被公司辞退,公司会怎么补偿?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您可以要求双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具体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据劳动法规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看有没有签合同,没有的话,可以拿到9个月的工资。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9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春节法定节假日应该支付你3天工资,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一般需要,建议不要轻易辞退。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住院报销包括手术费,可以报销,但是医保是有报销范围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八条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1992年参加工作,2014年开始职工医保,2020年退休医保还要再补交19年。医保指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法律法规,在劳动者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保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劳动仲裁期间,若已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可去新单位工作;否则,不能与其他公司建立劳动关系,以免承担赔偿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解除劳动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您好,您可以通过劳动仲裁主张权利。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一、员工失误造成公司损失怎么赔偿1、工作失误造成公司损失员工赔偿多少要看具体情况,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是故意造成的,则全额赔偿,若过大过失造成的,则部分赔偿,赔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算的。签了劳动合同,如果还是处于毕业的当年,就还是属于应届毕业生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如果不同意,可以仲裁解除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