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司机肇事逃逸,第二天又去公安局自首,这种情况算是肇事逃逸吗!并且这个时间改怎么解决

更新时间:2019-06-26 11:46:11人浏览
问题描述:
您好,如果两方都是酒驾出现交通事故,其中一个司机肇事逃逸,第二天又去公安局自首,这种情况算是肇事逃逸吗!并且这个时间改怎么解决其中一个司机肇事逃逸,第二天又去公安局自首,这种情况算是肇事逃逸吗!并且这个时间改怎么解决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5090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
构成该情节加重犯,首先要求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否则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只能作为定罪情节在确定其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时加以考虑;
  其次要求行为人明知自己已经发生交通肇事行为,如果对肇事不具有明知的,自然也不可能产生逃避法律追究的动机,也就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再次,对于虽然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但是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最后,所谓交通肇事逃逸主要是指自现场逃离,但也可以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离,甚至在现场躲藏的情形。
2019-06-26 11:31:40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623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机动车驾驶人呼气、血液酒精含量阀值》20毫克至80毫克酒精含量每百毫升血液,属于酒后驾驶80毫克酒精含量以上每百毫升血液,属于醉酒驾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致1人死亡或者重伤3人,负事故的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的综上,经交警对机动车驾驶人进行呼气或血液检测后,20至80毫克酒精每百毫升血液属于酒后驾驶。80毫克酒精含量每百毫升血液以上,属于醉酒驾驶。
无论是酒后驾驶还是醉酒驾驶都是违反交通运输法规的过错行为,此种情形下发生交通事故,警方在对现场进行勘察,会充分考虑机动车驾驶人这一过错情形,但是同时还会考虑死者是否存在过错,综合全案进行责任划分若,交警最终判定机动车驾驶人承担事故的主要或全部责任,在未肇事逃逸或因逃逸致使死者丧失宝贵的抢救机会而不幸死亡,按照刑法133条追究刑责量刑原则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19-06-26 11:36:44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2946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判断一行为是否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一)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这就可以明确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等《解释》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2019-06-26 11:43:13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488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一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醉酒后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暂扣三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第二款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该规定是对交通事故逃逸人员行政方面的制裁,其将被吊销驾照且终生不能再取得,且不论其造成的交通事故后果大小。
根据你的饮酒多少将有不同的处理,根据你肇事所致的后果严重程度也有不同的处理,严重的话构成交通肇事罪。
2019-06-26 11:46:1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理
发生了交通事故,这是日常生活中是较为常见的,按照相关的交通事故处理流程来就好了,但是有些人为了躲避责任,就会肇事后选择逃逸,但是这反而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那么今
交通肇事逃逸
人浏览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首怎么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后又自首怎么处理
大家都知道,在不少的交通肇事案例中,当事人都是由于害怕,从而导致逃逸的发生,很多人在逃逸以后,又后悔了,有想去通过公安机关自首,但是对于相关的法律规定又不是很清
交通肇事逃逸
人浏览
酒驾肇事逃逸从重处罚,如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规定的精神并非鼓励肇事人逃逸,而是鼓励逃逸者积极投案。确切地说就是,在交通肇事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
中国法律对于违法犯罪行为有着严格的规定,有些人在撞人之后因为紧张第一反应就是逃跑,意识到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又自首,那么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办呢?那么下面就让法律
交通肇事逃逸
人浏览
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现场,会被视为交通事故逃逸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祸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理
车祸肇事逃逸后自首怎么处理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车祸肇事逃
交通事故
人浏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修正)》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肇事逃逸又自首的如何处罚,要看逃逸造成的后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和不构成犯罪的处罚不一样的,分别如下:1、《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祸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车祸肇事逃逸怎么处理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但如果车祸
交通事故
人浏览
肇事逃逸与您是否自首关系不大,主要看您逃逸给被害人造成了说明严重后果。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离现场又返回不属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离现场又返回不属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后因怕被殴打逃离现场又返回不属肇事逃逸核心提示:驾驶员曾某某在自己车辆与对方车辆相撞后,见对方车辆驾驶人及乘坐人死亡,怕被死者亲属殴打,驾车离开现场,但
肇事处罚案例
人浏览
您好。你需要承担全部责任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肇事司机逃逸的原因
肇事司机逃逸的原因
核心内容: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司机逃逸的原因主要在主观方面,客观方面以及逃逸后行为。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详细介绍。
交通肇事知识
人浏览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场算肇事逃逸吗?
场算肇事逃逸吗?
交通事故返回家(近距离)取证件后,马上返回现场这到底算不算肇事逃逸呢?在文昌市场附近的交通事故,一辆黑色丰田小车疑因躲避行人撞断了一棵路树,树枝砸倒了人行道上两
交通肇事逃逸
人浏览
肇事逃逸自首算逃逸吗
肇事逃逸自首算逃逸吗
肇事逃逸后自首不影响逃逸情节的成立。驾驶员逃逸行为仅仅是其行为的表象或其表现形式,在其背后的行为实质是不履行保护现场、进
刑事辩护
人浏览
肇事逃逸又自首的如何处罚,要看逃逸造成的后果,构成交通肇事罪和不构成犯罪的处罚不一样的,分别如下:1、《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肇事逃逸第二天自首怎么处罚
肇事逃逸第二天自首怎么处罚
肇事逃逸第二天自首会在逃逸处罚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交通事故
人浏览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驾驶员逃逸的,将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一人死亡,驾驶员逃逸并承担事故的主要以上责任的,其行为就触犯了《刑法》第133条之规定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