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对擅自离职的职工按旷工处理,劳动关系如何解除?手续如何办理?单位给他签了试用期合同。

更新时间:2019-05-29 21:13:21人浏览
问题描述:
用人单位对擅自离职的职工按旷工处理,给予除名。劳动关系如何解除?手续如何办理?他还在试用期,单位给他签了试用期合同。用人单位对擅自离职的职工按旷工处理,劳动关系如何解除?手续如何办理?单位给他签了试用期合同。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8008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连续旷工几天才能解除劳动合同,目前法律上没有统一规定,这是由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
一般的公司都规定,无故旷工三到五天,就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这就是公司本身的规章制度,只要员工违反公司制度,在与法律不冲突的情况下,就可以单独行使公司的内部行政,例如,警告、降职、除名等等处罚。
《劳动合同法》规定: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且,若依据此条解除劳动合同,单位是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
2019-05-29 20:52:25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6658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劳动者违反本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责任的范围包括:
(一)用人单位招录其所支付的费用;
(二)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
(三)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四)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费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劳部发[1995]223号)第4条)。劳动者如果擅自离职离岗,将面临用人单位对上述范围内损失的追偿责任。
2019-05-29 20:57:50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5563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对旷工的处理劳动法没有具体规定,有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规定。
相关知识:
1、旷工指无正当理由,不请假而不出勤,属于严重违纪行为。过去计划经济时期,国企的普遍做法是旷一扣二(一些省市劳动部门对此有规定)。《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已废止)规定,连续旷工15天、累计旷工30天可以除名。
2、旷工当天没有出勤,自然没有劳动报酬;旷工不假不出勤,可能会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用人单位可以依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规定主张赔偿损失。对旷工达到规章制度规定的解除合同天数的,可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
(二)款规定解除合同。
如果因为旷工离职的,通常情况下,在公司及法律的有关规定对旷工进行相应的处罚后,应当依法进行相应的工资结算,不能够拖欠工资。
2019-05-29 21:13:21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676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您好: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同时,根据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此,您所陈述的旷工15天,若单位在规章制度予以体现,且按法定程序制定了该规章制度,则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并按照第46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不用支付经济补偿。
2019-05-29 21:02:33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试用期劳动合同解除如何处理?
试用期劳动合同解除如何处理?
试用期劳动合同解除如何处理?试用期需要另外签订合同吗?在试用期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中顾网律师解答:试用期是包含在劳动合同期之内的,其前提是要签订劳动合同。《劳
劳动法动态
人浏览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劳动者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也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具体又可以分为预告解除和即时解除。1、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患病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吗
员工患病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吗
首先,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不能因员工患病而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只有满足一个前提条件才能解除,那就是:在规定的医疗期满
劳动法
次播放
员工突然离职公司应怎样解除劳动关系
员工突然离职公司应怎样解除劳动关系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回复:职工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按单位规章制度处理。《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第二十五条劳动者
解除劳动关系
人浏览
试用期内如何依法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
试用期内如何依法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如何依法解除劳动关系,法律依据如下:一、《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关系。虽然
劳动仲裁争议
人浏览
连续旷工几天才能解除劳动合同,目前法律上没有统一规定,这是由单位规章制度规定的。一般的公司都规定,无故旷工三到五天,就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这就是公司本身的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试用期内单位可以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吗
试用期内单位可以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吗
试用期内,单位不可以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要解除合同的,需要与员工协商一致,或者该员工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
劳动法
人浏览
离职手续:1、辞职者一人亲自填写"辞职申请表"一式四份,交于所在单位相关职能部门。2、单位接到辞职申请后,根据情况进行审核或审批。对于不需经过批准的辞职申请,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可以要求用人单位与你签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仍不签订劳动合同,你可以收集相关的证据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应该..............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按实际离开公司时间出具解除合同通知书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要式合同。所谓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采取特定方式订立的合同。施工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协议,当事人订立施工合同应当采用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你好,只要公司的处罚有法律根据,公司规章制度合法有效,怀孕的员工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也是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
全部9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一般是3年,特殊情况从其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可以受理其诉讼
合同纠纷
人浏览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房产证迟迟办不下来,可以去房地产管理部门投诉或者法院起诉。开发商在购房合同约定的时间内未取得房屋的产权证。根据法律的规定,由于开发商的原因,购房者在购房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三年超过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合同纠纷
人浏览
租车不想租了是可以退的。但是要依据合同承担违约责任的。因此,除合同另有约定或出现可单方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外,无论是合同签订后的预期违约还是合同履行期届满后的实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承揽类别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依法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对承包人和发包人具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法律分析:租车押金不退时,首先可以与对方协商。如果租车合同明确约定了退还押金的条件,条件满足对方却不退还押金,可以要求对方赔偿损失,也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起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在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报酬支付纠纷、定作物质量纠纷、承揽人保管纠纷、违约纠纷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开发商无权违法违约终止合同。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履行或不符合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属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如开发商违法违约终止合同,将面临继续履行、补救或赔偿损失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于合同签订前的履行过程,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法律责任界定不清,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合同的事前
合同纠纷
人浏览
借款合同的纠纷处理与是否面签关系不大,发生合同纠纷,当事人可以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被告所在或合同履行地法院起诉解决。
全部9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事实和证据进行分析判断
全部8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证据和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