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做了一年多 还没签劳动合同 但是在公司买社保 怎么去举报

更新时间:2019-06-02 14:40:28人浏览
问题描述:
公司做了一年多 还没签劳动合同 但是在公司买社保 怎么去举报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7711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由于双方没有签定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又极力否认存在着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相应的举证便较难实现。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求助于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请求他们调查此事,取得当事人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同时进行工伤鉴定,取得该事故确属工伤事故的证据,以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立案。
在证实确属工伤事故的前提下,用人单位应负责支付伤、残劳动者的医疗费,以及残疾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的数额根据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确定。造成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对其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死亡赔偿、丧葬费,对死者生前抚养的无劳动能力的人,还应当支付生活费。
2019-06-02 14:12:02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4557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随时离职,但需要书面通知该单位;如果当事人提前一个月(试用期提起三天)书面向单位申请离职,或者与单位协商经过单位同意,或者单位有违法情形的,当事人都可以离职。
拓展资料
一、提出离职情况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三十八条的情况,你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并办理离职手续等;
2、《劳动合同法》三十七条,你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
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
3、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三十八条的情况,直接提交辞职信就离开单位,这是违法的,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费用,可要求你承担。
二、注意事项
1、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材料(即辞职信、辞职报告),保留证据。
2、用人单位不支付你工资或不为你办理离职手续,劳动者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三、相关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2019-06-02 14:15:01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292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六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2019-06-02 14:40:28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9394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单位必须给在职员工办理社保,社保是法定的,《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规定:
1、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2、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3、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拓展资料:
1、如果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的,你可以要求解除合同的。
2《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2019-06-02 14:36:2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没签劳动合同单位不认账怎么维权
没签劳动合同单位不认账怎么维权
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以下应对方法:一是尽量提供能够证明为用人单位提供过劳动的其他材料。如加盖用人单位公章的业务授权委托书、代签的业务合同、上班记录表
事实劳动关系
人浏览
用人单位为未劳动者缴纳社保的,劳动者受伤的,如果是属于在工作的时间内受伤的,劳动者应当携带相关资料到当地的社保部门进行工伤认定,只有认定为工伤的,等病情稳定以后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签了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
签了劳动合同可以辞职吗
1、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不需要理由,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者在试用期内
劳动法
次播放
怎样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怎样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一、签订劳动合同应当合法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前提,但是如果签订的劳动合同不合法,那么求职者的权益保护就会遇到困难。因此,求职者一定要先确认
劳动合同订立
人浏览
在工厂做卧底半年 告企业不签劳动合同
在工厂做卧底半年 告企业不签劳动合同
劳动力市场出现新型维权斗士,法律人士称有正面社会效应9月1日,黄伟木前往番禺区劳动部门提出申诉,向汇晟制衣厂索赔差额工资及其他各项赔偿等共计55334元。劳动力
不签劳动合同的赔偿
人浏览
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和公司签订三年合同公司被辞退怎么赔偿
和公司签订三年合同公司被辞退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劳动者不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
劳动法
人浏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要求公司支付11个月的双倍工资,补签劳动合同并补缴社保。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未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该用人单位违法。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入职的当月就应该为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四条用人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向公司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你好,可以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你实际想要问什么?怎样发产假工资吗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你好,建议协商解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和对方进行协商协商沟通,之后再考虑起诉或者投诉。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上班后公司不给开工资的,职工可以:1、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2、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3、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首先用人单位未给员工缴纳社保的做法是违法的,其次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补缴社保,或者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反映情况;也可以向社保局投诉,要求社保部门督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首先用人单位未给员工缴纳社保的做法是违法的,其次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补缴社保,或者到当地劳动监察大队反映情况;也可以向社保局投诉,要求社保部门督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