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本人代某夫妻担保贷款,夫妻离婚追偿债怎么办

更新时间:2019-06-30 09:26:52人浏览
问题描述:
请问本人代某夫妻担保贷款,夫妻离婚追偿债怎么办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7031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保证人担保追偿权的成立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保证人向债权人履行了保证债务。
  不论保证人依何种方式履行债务,也不论保证人是履行了全部还是部分债务,只要保证人承担了保证责任,就可享有追偿权。
  
2、因保证人的履行而使债务人免责。
  所谓使主债务人免责,是指主债务人对债权人的债务因保证人的履行而消灭,并非指债权债务消灭。债务人非因保证人的保证债务的履行而免责的,保证人不享有求偿权。例如,债务人因自己的清偿行为而免责时,即使保证人又履行了保证债务,保证人也不享有向债务人追偿的权利。于此情形下,保证人只能依不当得利的规定请求债权人返还。
  
3、保证人履行保证债务无过错。
  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上有过错的,保证人丧失求偿权。例如,保证人在债权人请求其承担保证责任时,应行使主债务人的抗辩权而未行使,致使承担了不应承担的责任的,在此范围内,保证人丧失向主债务人追偿的权利。又如,保证人在为清偿或其他免责行为后,应当及时通知主债务人,以免造成主债务人的重复履行。如保证人在履行保证债务后怠于通知主债务人,致使主债务人善意地再为履行时,保证人也丧失追偿权。
2019-06-30 09:06:19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8185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担保都是需要付担保责任的,如果是一方负责担保了,那夫妻都是有责任的。姻法第十七条关于“夫或妻对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的规定,应当理解为:
(一)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
(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为由对抗善意第三人。第十八条婚姻法第十九条所称“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夫妻一方对此负有举证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二十四条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婚姻法第四十一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
2019-06-30 09:10:57
民事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8025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首先,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的担保贷款,不影响当事人的离婚诉讼请求。
  其次,如果法院判决双方离婚,那么该案例中涉及的”贷款“应该按照双方的共同债务处理。根据《婚姻法》第四十一条 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
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2019-06-30 09:25:59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707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您好!男方的房产首付款时其父亲所出,该房产如果是婚后所买,应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除非有特殊约定。这种情况下您可要求对房产依法分割,双方共同还贷的部分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男方应进行补偿。 法院判决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是按照有利于未成年子女成长的原则。十周岁以上的子女,法院需听取其本人意见。小孩判给一方的,另一方应支付抚养费。抚养费标准为固定工资的20%-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第二十二条 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 第十条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7、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019-06-30 09:26:52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离婚夫妻共同债务由谁偿还
离婚夫妻共同债务由谁偿还
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
婚姻家庭
次播放
如果双方对于离婚及财产及子女抚养均达成一致意见可以协议离婚,到民政局办理手续即可,如果女方不同意离婚或者就财产或者子女抚养达不成一致意见,男方只能在女方分娩后一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夫妻离婚后共同贷款怎么办
夫妻离婚后共同贷款怎么办
夫妻在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不仅仅要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对于共同债务也是要进行分割的,而分割也是有相关的分割原则的,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夫妻离婚
夫妻债务
人浏览
夫妻双方离婚时可以就财产分割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法院会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进行判决。《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夫妻一方可以贷款担保吗
夫妻一方可以贷款担保吗
夫妻一方是可以贷款担保的,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可以,该条件包括不能是夫妻共同债务以及不能有损害善意第三人利益等等。因此,想必大家想知道关于夫妻一方可以贷款担保
贷款债务
人浏览
您好!男方的房产首付款时其父亲所出,该房产如果是婚后所买,应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除非有特殊约定。这种情况下您可要求对房产依法分割,双方共同还贷的部分及其相对应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夫妻离婚一方的信用卡债务怎么办
夫妻离婚一方的信用卡债务怎么办
离婚的时候需要处理的事情比较多,例如一方的信用卡所欠的钱是夫妻的共同债务还是夫妻个人的债务呢?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
离婚债务
人浏览
1、如果是在婚内贷款买房的,则离婚后双方仍有偿还所欠贷款的义务。在夫妻之间,可以通过协商确定各人承担还贷的比例,也可以约定由一人来负责还贷,但是对于银行而言,仍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离婚属于协议离婚,房子归一方也是协议而来,那么贷款债务也应该协商处理。如果离婚及房产分配属于法庭判决,那么贷款债务归属也应该由法庭判决。因为房产及债务都属于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夫妻离婚贷款债务怎么处理?夫妻共同贷款债务有哪些?
夫妻离婚贷款债务怎么处理?夫妻共同贷款债务有哪些?
夫妻离婚时经常会因为债务分担问题产生争执从而引发离婚债务纠纷,夫妻双方都不想负担债务,而且不认同夫妻共同债务的承担。那么,作为当事人需要了解一下夫妻离婚贷款债务
贷款债务
人浏览
你好,按你说的情况,可以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夫妻离婚一方债务转移怎么办
夫妻离婚一方债务转移怎么办
现在许多人因为结婚以后感情出现问题,选择了离婚结束婚姻关系。但是在离婚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作为当事人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将无法合理处理这些问题。比如离
离婚债务
人浏览
婚后贷款应属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应由原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婚姻法》第四十一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如何起诉离婚
夫妻一方下落不明如何起诉离婚
夫妻一方下落不明的,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一方被宣告失踪后,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法院应当准予离婚。婚姻自由有结
离婚
人浏览
你好,这个建议咨询贷款部门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夫妻在有房贷的情况下可以离婚吗
夫妻在有房贷的情况下可以离婚吗
夫妻在有房贷的情况下只要满足法律规定的可以判决离婚的条件是可以判离婚的。有房贷并不是法院判决离婚的考虑因素,只要当事人符
离婚
人浏览
起诉离婚夫妻债务怎么办
起诉离婚夫妻债务怎么办
起诉离婚夫妻债务应一并处理,应当由夫妻共同偿还,由双方协议偿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夫妻共同债务是指为满足夫妻共
离婚
人浏览
根据《婚姻法》第19条第3款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最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夫妻离婚贷款债务怎么处理
夫妻离婚贷款债务怎么处理
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负的债务,应当用共同财产清偿。在离婚分割共同财产时,应首先清偿共同债务,清偿后的余额,由夫妻双方协商
债权债务
次播放
首先,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的担保贷款,不影响当事人的离婚诉讼请求。其次,如果法院判决双方离婚,那么该案例中涉及的”贷款“应该按照双方的共同债务处理。根据《婚姻法》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