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夫妻感情破裂离婚(离婚时户口已迁入女方两年,离婚后户口未迁出女方所在地)是否享有土地征用补尝款的权利?

更新时间:2019-06-15 11:08:24人浏览
问题描述:
请问律师:本人系上门女婿,25年前到女方落户(但户口末迁入)一直在女方生活劳动,育有一子且参加了工作,去年因夫妻感情破裂离婚(离婚时户口已迁入女方两年,离婚后户口未迁出女方所在地),今年5月高速路征地,女方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本人户口从女方户口薄上剔除。问本人是否享有土地征用补尝款的权利?去年因夫妻感情破裂离婚(离婚时户口已迁入女方两年,离婚后户口未迁出女方所在地)是否享有土地征用补尝款的权利?
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民事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637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申报出生入户登记所需提供的证明材料:  
1、父母结婚证(需复印包括签发机关盖章页、内容页)  
2、父母双方身份证(需复印包括地址页和内容页)  
3、父母双方户口本(需复印,如果集体户口一定要拿出户主页,如果户籍证明,则一定要注明不能拿到户口本的原因)  
4、婴儿《出生医学证明》(需复印)  
5、拟入户地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要先到户口地居委会)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  
6、政策内生育一孩,母亲户口在广东省内的,需提供母亲的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证》;母亲户口在广东省外的,提供生育证,无生育证的提供母亲户籍地村(居)委、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  
7、超过一个月申报,且婴儿出生时其父母或其中一方户口还在外地市的,需提供当地派出所出具(盖户口专用章)的未随父或母入户的证明(必须注明小孩名字、出生日期,其父母姓名等内容,该小孩未随父亲或母亲在当地落户口)。
2019-06-15 11:02:14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6818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根据《土地管理法》规定: 第四十七条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
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
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第四十八条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第四十九条 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公布,接受监督。
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 第二十五条 征用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
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征地补偿、安置争议不影响征用土地方案的实施。 征用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 第二十六条 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用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单位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安置单位;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安置补助费发放给被安置人员个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置补助费使用情况的监督。 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一般也有根据本地具体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对具体补偿都有详细的规定,建议你们到当地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去咨询一下。
2019-06-15 11:08:2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离婚后户口必须迁出吗
离婚后户口必须迁出吗
在离婚后户口是否必须迁出,法律没有进行明确规定,但是公民因离婚这一原因进行户口变动时,是需要前往户籍办理机关,进行相关的户口变更登记的,才能完成该程序,那么今天
离婚纠纷
人浏览
离婚后女方户口怎么办夫妻离婚后,户口除了可以办理迁移,如回迁回结婚前原户籍所在地、迁往经常居住地外,还能怎么办呢?一般来讲,还有以下的处理方式:1、另立门户由于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方可以在女方户籍地起诉离婚吗
女方可以在女方户籍地起诉离婚吗
一般情况下,女方需要到男方的经常居住地起诉离婚,但是特殊情况下,女方可以在女方户籍地起诉离婚。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
离婚
人浏览
离婚后户口如何迁出
离婚后户口如何迁出
离婚后户口如何迁出?到目前户籍所在地户口登记机关开具迁出证明;办理迁入手续,城市在3日以内,农村在10日以内,由本人或者户主持迁移证件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入登记
离婚咨询问答
人浏览
离婚后一方拒不迁出户口
离婚后一方拒不迁出户口
离婚后一方拒不迁出户口在离婚案件中,经常遇到这种问题:双方离婚后,一方拒绝将户口从另一方的住所地迁出,给该方带来很多不便,比如出售房屋时因前配偶的户口未迁出遇到
离婚纠纷
人浏览
申报出生入户登记所需提供的证明材料:1、父母结婚证(需复印包括签发机关盖章页、内容页)2、父母双方身份证(需复印包括地址页和内容页)3、父母双方户口本(需复印,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起诉离婚必须在户口所在地吗
起诉离婚必须在户口所在地吗
双方均没有被限制人身自由,且没有证据证明一方离开达一年以上,此时想要离婚一方应当向被告户籍所在地或被告经常住所地基层法院
离婚
人浏览
您好,夫妻双方可以协议离婚,如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应均分,共同债务应均担。如双方因子女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夫妻双方要协议离婚的,必须双方共同亲自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2.内地居民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详询户籍管理部门。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不是强制性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离婚财产怎么分配
北京离婚财产怎么分配
北京离婚财产的分配:北京夫妻双方离婚,财产分割可以由双方共同商议。双方协商不成,可以进行起诉,法院会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分割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的,一般会平均分配。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具体的户籍政策可以问一下当地的户籍管理部门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诈骗罪坐牢可以离婚吗
诈骗罪坐牢可以离婚吗
诈骗罪坐牢可以离婚。夫妻一方服刑期间,另一方可以提起诉讼离婚;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没有继续维持的可能,经法院调解,坚持离婚,法院按照相关法律,应判决准予离婚。
婚姻家庭
人浏览
看你迁往哪里啊,外地需要准迁证;本地,一般来说还需要你迁往地的房屋证明(单独立户)、投靠父母还需提供亲属关系证明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分居五年离婚可以分财产吗
分居五年离婚可以分财产吗
分居五年离婚可以分财产。按照法律规定,离婚时财产分割,由双方协商解决,双方不愿协商或协商未果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照法律规定以及当事人双方的情况,依法
婚姻家庭
人浏览
领结婚证需要人事档案吗
领结婚证需要人事档案吗
领结婚证不需要人事档案。领取结婚证需要的证件是本人和对方无禁止结婚的血缘关系的声明;男女各自的身份证、户口簿;本人无配偶的签字声明以及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吗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吗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到处宣传他人出轨是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对于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出轨的,对他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自然构成侵权。直接影响个人名誉。受害人可以要求对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判决离婚后民政局会显示离婚吗
判决离婚后民政局会显示离婚吗
判决离婚后民政局不会显示离婚。人民法院没有义务主动通知民政部门,双方是否被判决离婚。更改民政局的婚姻状况,双方当事人需要携带有关证件,前往当地街道办事处或者公安
婚姻家庭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