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没有支付工资,也没有签订纸质劳动合同。他们说他们不负责每月500%的基本工资和40%的佣金

更新时间:2024-10-15 19:36:08人浏览
问题描述:
在直播公司工作了十天后,他们没有支付工资,也没有签订纸质劳动合同。他们说他们不负责每月500%的基本工资和40%的佣金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8409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直播公司不发工资解决方法如下:1、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对于用人单位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报酬行为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分别责令限期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劳动者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2、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如果是给个人工作,不算劳动关系,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该个人老板,要求支付劳动报酬;3、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4-10-15 19:35:48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444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2024-10-15 19:01:11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6132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
2024-10-15 19:36:0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怎么计算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怎么计算
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怎么计算?这是法律领域的一大重点,本文将详细解读计算基数、计算期间及仲裁时效等关键点,帮您把握法律细节。
不签劳动合同的赔偿
人浏览
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不签合同双倍工资是怎么算的
不签合同双倍工资是怎么算的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是按照实发工资进行计算的。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
其他
人浏览
直播公司不发工资解决方法如下:1、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对于用人单位有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怎么索要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怎么索要
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索要工资的方式是;1、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起诉;2、向人民法院起诉可以提
其他
人浏览
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签合同就直接去仲裁吧,这是违法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可以。未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又不支付工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1、跟老板协商解决;2、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由其责令用人单位解决;3、到当地劳动局内设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需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签劳动合同被解雇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和违法解除的赔偿金,一共可以主张两个半月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签劳动合同老板不发工资劳动者可以到劳动部门的保障监察大队投诉,也可直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劳动者可以从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者没签劳动合同离职,能拿到其应得的工资。用人单位需要按照双方约定的工资数额和劳动者正常付出劳动的天数来计算,并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给劳动者。法律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