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告她在外多次散放谣言,巫辱我的人格,破坏我的名誉

更新时间:2019-05-23 10:34:07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要告她在外多次散放谣言,巫辱我的人格,破坏我的名誉
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742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0条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可以起诉要求立即停止对你名誉的侵害,在某报纸上公开向你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刊报所需费用,由她承担。 费用问题要和律师当面商谈。
2019-05-23 10:32:01
综合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4652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都包括下面内容:
(一)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  损害事实,指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利益或者人身利益遭受损害的客观事实。侵害名誉权的损害事实主要包括因为违法侵权行为造成受害人名誉损毁、精神或财产上受到损害。精神损害往往是直接受到的损害,财产损失则是因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上的损失,也成间接损失。这两种损害,有时同时具备,但更多的时候只具备精神损害。但是,这两种损害,不论是同时具备,还是只有精神损害,具备其中之一者,既造成了损害的事实。  
(二)行为具有违法性。  名誉权是公民维护其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的权利。对于公民的名誉权任何人都负有法定上的不作为义务。只有行为人违反法定义务,以积极的作为方式侵害公民的人格尊严,其侵害行为才具有违法性。《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禁止使用侮辱、诽谤的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权。因此只要有人用侮辱,诽谤等方式对他人的名誉进行了损害,就是违法行为,而我认为该不法行为只能是积极地作为,不可能也不会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因为公民权的实现,只要求他人不加损害,并不要求他人的积极协助即可实现。  在客观上行为人实施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主要有三种:暴力侮辱,指对受害人使用暴力或用暴力相威胁,而使他人的名誉受到侵害;语言侮辱,即用侮辱性的言词对被害人进行嘲笑、侮辱,使被害人当众出丑。文字侮辱,即通过文字,图形等对他人进行侮辱,用以降低他人的人格。  
(三)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在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中,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联系,即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着客观的内在必然联系。如果受害人的名誉被侵害,与侵害人的侵害无关,或者侵害人尽管实施了侵害行为,但没有给任何人造成名誉上的侵害,则行为人不承担侵权责任。对于间接地因果关系,一般不予考虑。但是,在名誉侵权行为中,由于侵害名誉权造成的损害主要是精神损害,因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损失都是通过无形的、间接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对精神损害引起的财产损失就不能拘泥于是直接损失还是间接损失。一般说来,只要侵权人的行为是违法的,且有过错,即便是间接损失,也应看做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四)行为人有过错。  行为人有过错是构成侵犯名誉权的主观要件,包括故意和过失。如果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名誉的后果,而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后果发生的,就是具有损害他人名誉的故意。过失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后果却因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至于发生了损害他人名誉权的后果。  在通常情况下,利用侮辱、诽谤等方式侵犯他人名誉权多是故意的,因为侵权人都是想以此来达到贬低他人人格,损害让人名誉的目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还存在一种属于“不明真相”的过失。例如上面所举案例的中的第一例,当侵权人不符合实际的消息投书报社时,编辑由于没有深入实际进行调查而信以为真,登报扩散了这种消息,也应认为是对他人名誉权的侵犯,只不过是一种过失行为。根据民法理论中的过错责任原则,过失同样应承担民事责任。
2019-05-23 10:34:0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周永康:坚决制止一切侵犯人权侮辱人格的事件
周永康:坚决制止一切侵犯人权侮辱人格的事件
中新网8月1日电在公安部7月31日召开的全国公安系统加强派出所执法工作和内部管理电视电话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委员周永康强调,要在继续毫不
行政动态
人浏览
诋毁商誉行为如何认定
诋毁商誉行为如何认定
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为了获得竞争利益,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商誉,侵犯他人商誉权的行为。
刑事辩护
次播放
顾秀莲痛斥性骚扰是侮辱人格侵犯人权的恶劣行为
顾秀莲痛斥性骚扰是侮辱人格侵犯人权的恶劣行为
顾秀莲痛斥性骚扰是侮辱人格侵犯人权的恶劣行为发布时间:2003-08-1416:16:21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上午10点举办记者招待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
女性性骚扰
人浏览
过头的玩笑中如果有侮辱、诽谤,贬低他人人格的内容的,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过头的玩笑中如果有侮辱、诽谤,贬低他人人格的内容的,是否构成名誉侵权?
过头的玩笑中如果有侮辱、诽谤,贬低他人人格的内容的,构成名誉侵权。李某无中生有,口头侮辱、诽谤王之妻“作风不正”引起引起王某夫妻感情不和,其妻精神不振,焦虑不安
名誉权
人浏览
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公经常辱骂可以起诉离婚吗
老公经常辱骂可以起诉离婚吗
老公经常辱骂可以起诉离婚。只要符合起诉条件,就可以起诉离婚。但是法院不一定要判决离婚。只有有证据证明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的时
离婚
人浏览
《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于以谣言方式造成他人名誉严重受损的情形,情节严重,社会危害性大的,涉嫌诽谤刑事犯罪,一经定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体情况,请当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故意诋毁诽谤他人名誉涉嫌诽谤罪。诽谤罪(刑法第246条),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报警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注销了还可以起诉吗
企业注销了还可以起诉吗
企业注销后,法人资格终止,一般不能起诉。但如注销不当,债权人可起诉清算组成员。注销前需完成清算,通知债权人,处理债务和财产,确保合法注销。
企业注销
人浏览
你好,你说的情况较为复杂,可以将有关材料请律师具体审核一下,与律师详细面谈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行政拘留影响子女政审么
行政拘留影响子女政审么
行政拘留并不会影响子女政审,除非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就可能有影响。行政拘留不管拘留几次都不会有案底,但是会记录进档案,行政复议可能会改变行政拘留的结果。
行政处罚种类
人浏览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构不成犯罪的可以要求她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般的法律文书主要有:民事诉状、刑事附带民事诉状、反诉状、撤诉申请书、再审申请书、答辩状、法律意见书、财产保全申请书、调查申请书、辩护词或辩护意见、代理词或代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需要重新拍ct吗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需要重新拍ct吗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是否需要重新拍CT视情况而定,鉴定机构会根据伤者伤势和鉴定需求决定。准备鉴定材料时,需包括身份证、病历、影像资料等,伤残鉴定涉及多个方面。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
人浏览
你好,建议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通过法律途径诉讼解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养老保险断缴可以补交吗
养老保险断缴可以补交吗
养老保险断缴后能否补交?补交流程如何?费用又是多少?本文详细解答这些问题,包括单位原因造成的断缴、个人中断后的补缴流程以及所需材料和费用说明。快来了解一下吧!
养老保险
人浏览
您好,短信内容是什么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叫分别财产制
什么叫分别财产制
分别财产制是夫妻约定财产归属的制度,体现财产独立性,减少纠纷。法律依据来自《民法典》,抵押财产须合法且符合规定。了解相关规定,保障自身权益。
财产所有权
人浏览
您好,建议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起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乘坐出租车发生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乘坐出租车发生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乘坐出租车发生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涉及医疗费、误工费等多项内容。本文将详细解读赔偿标准明细,并提供维权指南与咨询途径,助您维护合法权益。
交通事故赔偿标准
人浏览
你好,收集证据及时报警处理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所在学校发出转学申请,无论原学校同不同意,都会转走的。但是转学没有正当理由,学校和教育局有权拒绝办理。如果是学校单方面原因不给学籍的话,那就找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情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所在学校发出转学申请,无论原学校同不同意,都会转走的。但是转学没有正当理由,学校和教育局有权拒绝办理。如果是学校单方面原因不给学籍的话,那就找教育主管部门反映情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这种问题可以询问相关单位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