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津贴和工资只能选择两者之一吗?

更新时间:2024-06-27 11:57:56人浏览
问题描述:
生育津贴和工资只能选择两者之一吗?
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255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两部分,生育医疗费用包括,女职工生育(包括计划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各统筹地区政策规定报销。根据生育保险政策,单位女职工凭相关单据,由社保统一支付生育津贴。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两者只能任选其一,且就高领取。也就是说,基本工资高于生育津贴,则员工领到的基本工资就是产假工资;如果基本工资低于生育津贴,则员工的产假工资就是基本工资加差额补助。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2024-06-27 11:57:56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070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2024-06-27 11:12:4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二者有冲突吗
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二者有冲突吗
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二者有冲突吗?这是现在大部分在职孕妇最关注的问题,毕竟牵涉到了自身利益,下面小编为大家解答这个疑问。产假工资,严格地说是计划时代的称谓,那时没
劳动法
人浏览
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两部分,生育医疗费用包括,女职工生育(包括计划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各统筹地区政策规定报销。根据生育保险政策,单位女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能同时发放吗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能同时发放吗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不能同时发放。生育津贴是职工在工作期间缴纳生育保险在符合享受津贴标准后,由社保机构提供的生活费用;产假
劳动法
人浏览
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两部分,生育医疗费用包括,女职工生育(包括计划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各统筹地区政策规定报销。根据生育保险政策,单位女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生育津贴和工资可否同时享受
生育津贴和工资可否同时享受
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是不可以同时享受的。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津贴
劳动法
人浏览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两部分,生育医疗费用包括,女职工生育(包括计划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各统筹地区政策规定报销。根据生育保险政策,单位女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公司没交社保,不可以立马辞职走人。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的,应当在办理好离职手续后离开。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劳动者可以要求其补缴;不补缴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没交社保被辞退的员工可以获得补偿。为员工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义务,如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员工离职,当然应该给他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属于劳动者提出辞职后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