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未产生实际影响的著作权侵权投诉,法律是否有追责规定

更新时间:2024-06-27 09:12:07人浏览
问题描述:
关于未产生实际影响的著作权侵权投诉,法律是否有追责规定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3471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著作权法保护未产生实际影响的侵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即使侵权行为未造成实际损失,侵权者也应承担民事责任。若同时损害公共利益,主管著作权的部门可责令停止侵权、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及销毁侵权物品,还可能面临罚款,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2024-06-27 09:09:52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745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对于著作权侵权,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向主管著作权的部门投诉、寻求法律救济或私下和解。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侵权行为的严重性、证据充分性及个人意愿。若侵权行为严重,建议向相关部门投诉或采取法律手段。
2024-06-27 09:10:20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9968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著作权侵权可追责。具体操作:1. 收集侵权证据,如截图、录像等。2. 向主管著作权的部门提交投诉,附上证据。3. 部门将调查并依法处理,可能包括警告、罚款等措施。4. 若不满意处理结果,可考虑法律途径,如起诉。
2024-06-27 09:12:0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侵犯著作权责任类型
侵犯著作权责任类型
著作权属于知识产权的权利内容,任何人或组织是不能随意侵犯他人的著作权的。尤其是在刑法当中,设立了侵犯著作权罪。那么,侵犯著作权责任类型?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
侵犯著作权罪
人浏览
侵犯著作权的后果是什么
侵犯著作权的后果是什么
因侵犯著作权曾经两次以上被追究行政责任或者民事责任,又侵犯著作权的;个人非法经营数额在十万元以上,单位非法经营数额在五十
著作权法
人浏览
关于著作权侵权诉讼
关于著作权侵权诉讼
关于著作权侵权诉讼是著作权利人,即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所有人。著作权利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是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的三
知识产权
人浏览
侵犯著作权的表现是怎样的
侵犯著作权的表现是怎样的
对于有些思想文化水平不是很高的人来说,金钱就是一切。然而,这是大多数都不会绝对认同的观点,因为人性,自私确实是本性,但是自私也是有底线的,这个社会上还是正常人占
著作权
人浏览
侵犯著作权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侵犯著作权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现实中侵犯著作权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侵犯著作权承担什么法律责任呢?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一、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
著作权法
人浏览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你是需要做什么呢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建议直接问询相关的社保机构,由其进行操作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因为什么原因打架,伤情如何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若单位没有给员工办理社保的,建议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收集相关证据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