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婚后孩子可以连名带姓都换吗?

更新时间:2024-06-25 20:18:05人浏览
问题描述:
再婚后孩子可以连名带姓都换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672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可以。再婚后孩子可以更改姓名,但需符合规定。根据《民法典》,父母双方需协商一致,并到公安机关办理手续。若引发纠纷或影响孩子权益,建议及时咨询律师。
2024-06-25 20:15:46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6653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从法律角度看,孩子更改姓名通常需要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并到公安机关办理相关手续。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后,携带相关证件到公安机关申请变更;若一方不同意,可尝试通过调解或诉讼解决。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双方意愿、孩子权益及法律程序。
2024-06-25 20:16:06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1895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在不同情况下,孩子更改姓名的具体操作如下:若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可携带户口簿、身份证等证件到公安机关申请变更;若一方不同意,可尝试通过调解或诉讼解决,法院会根据孩子最佳利益原则作出判决。在办理过程中,需确保提供的材料真实有效,并遵守相关法律程序。
2024-06-25 20:18:0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再婚后小孩是可以更改姓氏的。但必须经父母协议一致才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一般而言,子女出生后,其姓名是经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后确定的,因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后再婚孩子可以改姓吗
离婚后再婚孩子可以改姓吗
离婚后再婚可以改,但需要孩子的父母都同意。由孩子父母统一然后到户口登记机关办理。十八周岁以下的人需要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
婚姻家庭
人浏览
您好,这种情况是可以进行更改的。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后能给孩子改姓吗
离婚后能给孩子改姓吗
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离婚后能给孩子改姓。孩子既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子女随父姓或随母姓由夫妻双方协商,子女有表达能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再婚带的孩子可以改姓。一般情况下,子女出生后,其姓名是经父母双方协商一致后确定的,因此孩子姓名的变更,也应由父母双方协商一致。父母离婚,任何一方无权擅自更改孩子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再婚后能给孩子改姓,孩子应当随父姓或者母姓,父母离婚的,离婚后孩子跟直接抚养方生活的有权变更孩子的名字,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养费。法律依据:《中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具体是什么案件呢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查自己有没有被网上追逃可以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查询。网逃证据有以下几点:1、是刑事犯罪;2、犯罪事实清楚;3、案犯在逃。网上追逃人员的范围有,司法机关已批准或决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请问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交通违章一般要在违章所在地处理,去车管所进行确认领取确认书,然后去制定银行交上罚款。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