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把人捅成重伤二级,已经取得被害人谅解,又是自首,判缓刑的几率有多少

更新时间:2019-04-28 07:49:39人浏览
问题描述:
未成年人把人捅成重伤二级,已经取得被害人谅解,又是自首,判缓刑的几率有多少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9820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的规定,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但是,如果是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
量刑时要充分考虑各种法定和酌定量刑情节,根据案件的全部犯罪事实以及量刑情节的不同情形,依法确定量刑情节的适用及其调节比例。对严重暴力犯罪、毒品犯罪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在确定从宽的幅度时,应当从严掌握;对犯罪情节较轻的犯罪,应当充分体现从宽。
具体确定各个量刑情节的调节比例时,应当综合平衡调节幅度与实际增减刑罚量的关系,确保罪责刑相适应。
1.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综合考虑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认识能力、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和目的、犯罪时的年龄、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现、个人成长经历和一贯表现等情况,予以从宽处罚。
(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30%-60%;
(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减少基准刑的10%-50%。
2.对于未遂犯,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实行程度、造成损害的大小、犯罪未得逞的原因等情况,可以比照既遂犯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
2019-04-28 07:31:36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6297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1、交通肇事后,当场报警,并在现场等待接受处理。到案后,如实供述交通肇事事实的,才构成自首。
2、交通肇事后,当场报警,并积极保护现场、救助伤者。到案后,如实供述交通肇事事实的,也可构成自首。
3、如果只是交通肇事后现场报警,但未等待公安机关处理,也没有积极保护现场、救助伤者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最高法院关于自首、立功的若干意见

一、关于“自动投案”的具体认定
交通肇事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应认定为自动投案,构成自首的,因上述行为同时系犯罪嫌疑人的法定义务,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要适当从严掌握。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视情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2019-04-28 07:34:58
刑事案件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260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三条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2019-04-28 07:41:44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2209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致人重伤二级,其行为触犯了《刑法》第234条之规定,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有投案自首的情节,也能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取得了受害人谅解,依法应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如果处三年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可以同时宣告缓刑的。法律链接:《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19-04-28 07:49:3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缓刑辩护成功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缓刑辩护成功
核心内容:因劝酒不成引起纠纷,引发打架事件。故意伤害还是正当防卫呢?下面由法律快车为您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故意伤害罪
人浏览
刑法第二十条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重伤二级判缓刑几率
重伤二级判缓刑几率
重伤二级判缓刑的几率比较小,是否能判缓刑还需要看一下是否符合法定情形:1、犯罪情节较轻。2、有悔罪表现。3、没有再犯罪的
刑事辩护
次播放
故意伤害致多处轻伤,自首赔偿成功获缓刑
故意伤害致多处轻伤,自首赔偿成功获缓刑
故意伤害致多处轻伤,自首赔偿成功获缓刑案情再现:2010年6月9日凌晨1时许,被告人张xx在本市和平区成都到xx歌厅门前因琐事与被害人徐x发生争吵,后被告人张x
刑法案例
人浏览
故意伤害致重伤,积极赔偿判缓刑
故意伤害致重伤,积极赔偿判缓刑
案件简述:骂后,各自继续洗浴。被告人张X洗浴结束后,在银台结账时再次遇见被害人魏X,二人再次发生争执。期间,被案情再现:2009年5月21日22时许,被告人张X
刑法案例
人浏览
致人重伤二级,其行为触犯了《刑法》第234条之规定,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如果有投案自首的情节,也能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取得了受害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轻伤二级有谅解书会怎么判
轻伤二级有谅解书会怎么判
轻伤二级涉嫌故意伤害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书可以判缓刑。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未成年人涉嫌故意伤害罪,要根据具体情节和伤情鉴定结论追究刑事责任,在量刑时要从轻减轻处罚。作为取保候审属于在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嫌疑人的临时强制措施,在取保候审期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打人致重伤,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构成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般不能缓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怎么更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怎么更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可以委托家人代办。委托家人代办存在限制条件,各省市规定不一样,可以咨询当地公安机关。已申领过二代证及指纹信息录入的,在外期间居民身份证丢失
刑法
人浏览
还需要结合其它情况来分析,只能说有率可以判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网络上赌博的属于什么罪
网络上赌博的属于什么罪
当事人在网络上赌博,数额较大的行为属于赌博罪,其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刑法
人浏览
对于交通肇事罪,如果负主要责任且保险赔偿已到位,但家属不谅解的情况,确实可能会被判刑。建议处理方式包括:1.尽快投案并主动供述罪行;2.尽力与受害方协商赔偿事宜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造谣诽谤罪罚款多少钱
造谣诽谤罪罚款多少钱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没有造谣诽谤罪,只有诽谤罪。构成诽谤罪是不会被罚款的,而是应当承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责任。
刑法
人浏览
盗窃罪的评估结果出炉时间会因审理程序和案件复杂程度而有所不同。通常,案件按照一般程序审理需要五至六个月的时间;简易程序则会在二十天内审结,但复杂案件可能会延长。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否有赔偿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否有赔偿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有赔偿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法律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刑法
人浏览
遇非法拘禁,快报警。操作如下:1.确保自身安全后,立即拨打110;2.提供详细地址、拘禁者信息和被拘禁情况;3.保留与非法拘禁相关的证据,如短信、录音等;4.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可以要求赔偿吗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可以要求赔偿吗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不可以要求赔偿。法律规定,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的可以
刑法
人浏览
在不同情况下,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操作如下:1.一般案件:律师持相关文件向看守所提出会见申请,看守所应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2.特定案件:如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电动车醉驾拘留多少天
电动车醉驾拘留多少天
电动车醉驾拘留不超过三十七天,前提是电动车属于机动车。此时行为人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依法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如果经过鉴定电动车是非机动车的,一般会进行罚款处罚,
刑法
人浏览
你好,事发时刻是否有报警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需要结合具体的事实判定,是否构成侵占罪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挪用资金罪应归公安机关管辖,构成挪用资金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在申请缓刑异地执行后,异地司法局社区矫正科二十多天未回函,可能是因为流程中的某个环节出现了延迟。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