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工伤,公司不给赔付,没有劳务合同以及公司证据怎么办

更新时间:2019-04-24 07:47:56人浏览
问题描述:
母亲工伤,公司不给赔付,没有劳务合同以及公司证据怎么办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636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公司没有与我签定劳务合同?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
1)用人单位没有权利先与劳动者提出终止合同;
2)如果签定劳动合同,才有双倍工资;如果劳动者提出不补签劳动合同(表现形式就是主动提出离职申请),则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就可以了。
2019-04-24 07:21:34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2057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没有合同还有其他证据可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相关规定,证明劳动关系方面的证据按证明效力依次排列如下:
1、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此项暂缺,不过后续的可以证明。
2、工资卡、工资存折、单位盖章确认的工资条或记录、单位盖章的职工花名册;
3、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4、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5、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6、用人单位盖章的考勤记录;
7、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2019-04-24 07:24:32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5307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法律规定一般在工伤医疗期内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合同,但是如果双方经协商未续签合同,则合同顺延至医疗期满后即行终止。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019-04-24 07:39:34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5104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建议按流程先申请工伤认定,赔偿金额只有等鉴定等级后才能最终确定。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
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人社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2、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
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4、如果你没有劳动合同及其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无法申请工伤认定,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你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2019-04-24 07:47:5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没有劳动合同工伤索赔怎么办
没有劳动合同工伤索赔怎么办
没有劳动合同工伤索赔怎么办?受伤职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证明是工伤赔偿中很重要的一项证明,通常劳动合同是证明双方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如果没有劳动合同,能证明事实
工伤事故处理
人浏览
1、未签劳动合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你有权要求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经济补偿;2、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所有工伤赔偿金都应由单位承担。3、首先要求单位向当地劳动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不缴纳保险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怎么办?
公司不缴纳保险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怎么办?
公司不缴纳保险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从工伤保险基
劳动法
人浏览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公司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首先,应当举证证明你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这要的证据材料包括如下:1,你工作内容的证据,如电子文本,资料,公司相关的其他资料;2,你工作的相关标识,如
劳动合同知识
人浏览
没有劳动合同,工伤如何索赔
没有劳动合同,工伤如何索赔
朱军律师----没有劳动合同,工伤如何索赔导语:家住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毛师傅,2009年9月在车间工作时,不慎左手三根手指被碾压成粉碎性骨折。没有任何证明劳
劳动合同法案例
人浏览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二)住院伙食补助费;(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赔偿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伤怎么赔偿
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伤以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赔偿。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
劳动法
人浏览
法律规定一般在工伤医疗期内不得终止劳动合同合同,但是如果双方经协商未续签合同,则合同顺延至医疗期满后即行终止。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用人单位没有依法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对于其自身也是存在许多风险的,具体如下:未签订的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单位为员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的义务;单位终止或者解除事实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向上家大老板请求支付工资,你么之间有没有什么证据?没有证据你找哪个律师都不好告,建议您直接来电我为你直接指导具体如何收集证据。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提起劳动仲裁讨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您好,可以要求用人单位给付工资,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单位双倍工资赔偿,没有缴纳社保可以要求单位补缴,并可以要求经济补偿,先协商沟通处理,不成,再向当地劳动争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不缴纳社保的原因有因为经济困难无法缴纳社保、因为年龄问题无法缴纳社保、因为地方政策问题无法缴纳社保等。但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经济困难的问题所以导致当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农村养老保险的领取标准:按照缴费档次,第一档的每月补贴是15元,第二档是35元,第三档是50元,第四档是60元,第五档是70元等;而按照集体经济组织的补助标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您好,您的这种情况可以跟对方协商一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一个月工资应该按照21.75天来算。按照国家有关工资计算的规定,按月计薪的,工资的计算天数=(365天-104天)÷12月=2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员工工资往往有很多因素,基本工资加上绩效工资等变动很大,所以要根据公司提供的工资表等进行核对。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1、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暑假工,从法律上是违法的,但实际上却很难认定。2、招用的都是熟人、亲戚,朋友,更多的是社会锻炼,支付的都不算是报酬,只是辛苦费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老板坚持不给工资,首先你应准备好劳动合同、工作记录(如工时表、出勤记录等)、工资单以及与老板的沟通记录等材料作为证据。同时,你还可以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