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服刑期间对公务员政审有影响吗

更新时间:2024-04-11 19:24:04人浏览
问题描述:
继母服刑期间对公务员政审有影响吗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2642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有影响。公务员的政审:一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政审不合格:
1、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言行的;有流氓、偷窃等不良行为,道德品质不好的;
2、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
3、直系血亲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外、国外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活动,本人与其划不清界限的;
4、直系血亲中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中有被判处死刑或者正在服刑的;这里重点看第三条和第四条的规定,所以,父母犯罪的,对其子女考公务员是有影响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一条 公务员工资、福利、保险以及录用、奖励、培训、辞退等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第二十三条 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的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民族自治地方依照前款规定录用公务员时,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对少数民族报考者予以适当照顾。
2024-04-11 19:24:0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公务员法》解读
《公务员法》解读
不升职务可提级别《公务员法》:第十九条(第一款)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国务院规定。(第二款)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公务
宪法行政法
人浏览
继父打架被罚款会影响公务员政审吗
继父打架被罚款会影响公务员政审吗
继父打架被罚款不会影响公务员政审,直系亲属,比如父亲,有刑事犯罪记录,如果已经服刑完毕的,那就不会对公务员政审有影响,如
其他
人浏览
公务员产假规定2014
公务员产假规定2014
核心提示:公务员产假的规定同样按照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对女职工产假所作的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具体关于公务员休产假的内容,下面由法律快车编
劳动法
人浏览
公检法政审时亲属刑事处罚对自己有影响的有
公检法政审时亲属刑事处罚对自己有影响的有
公检法政审时,亲属的刑事处罚对自己有影响的有:1、报考政法机关的,配偶,直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或正在服刑者;2、对本人有重大
其他
人浏览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记录是会有的,不会消除,但如果你履行了,就是显示已经结案了。全国法院被执行人信息查询平台的信息数据由执行法院通过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录入。信息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解除限制出境的程序如下:当事人提出书面申请;向法院提供可靠担保;法院对申请是否符合条件进行审查;当事人的申请符合条件的,应裁定予以准许,并向有关部门发出协助执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1、只知道名字,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派出所求助,要求协助查找到本人信息,然后就可以找到人或者家庭住所。2、申请时,应持本人身份证,并向公安机关或者派出所说明求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未成年是可以办理银行卡的。一般情况下,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有身份证的可以自己携带身份证到银行办理银行卡;如果未满16周岁且没有身份证的,应由其法定监护人代办。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