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被偷了,钱还了吗?

更新时间:2024-04-03 06:06:20人浏览
问题描述:
手机被偷了,赔钱给我。后来手机找到了,钱还了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1719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法律分析:手机被偷了可以报警,公安机关会进行追缴和退赔,达到数额较大的2000元以上,符合刑事案件标准的,公安机关会进行立案侦查的,侦查终结后会移送检察院申查起诉,检察院提起公诉后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挽回经济损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2024-04-03 06:06:08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323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报警或起诉维权
2024-04-03 05:45:24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7968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报警处理
2024-04-03 06:06:2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报警或起诉维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偷盗6000元财物要判几年刑期
偷盗6000元财物要判几年刑期
偷盗六千元财物,一般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涉嫌盗窃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
其他
人浏览
报警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偷盗价值1000怎么处理
偷盗价值1000怎么处理
偷盗价值一千元,一般构成盗窃罪,属于盗窃价值数额较大的情形,一般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其他
人浏览
报警或起诉维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手机被偷了可以报警,公安机关会进行追缴和退赔,达到数额较大的2000元以上,符合刑事案件标准的,公安机关会进行立案侦查的,侦查终结后会移送检察院申查起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手机被偷了可以报警,公安机关会进行追缴和退赔,达到数额较大的2000元以上,符合刑事案件标准的,公安机关会进行立案侦查的,侦查终结后会移送检察院申查起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好友QQ号被盗是无法控制的,且QQ号密码复杂,已经做了相应的防盗措施,从法律角度来看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好友作为安全保障义务人,可以向盗号者追偿其对借钱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的区别:户口本不分户,子女无法享受补贴,不需要缴纳费用。户口本分户后,家庭的土地会重新进行划分,子女无法继承父母的土地;父母子女有两个宅基地,
民法
人浏览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下:承担刑事责任,刑事的责任年龄是16周岁。民事方面,自己有工作收入的,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承担民事责任;尚在学习的,属于限制民事
民法
人浏览
借钱不还被起诉了的,当事人应该积极应诉,有能力还债务的要尽快还请债务,如果暂时没有能力偿还的,应当积极收集相关的证据,并准备偿还债务的计划,向法院和债权人表示自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强制迁出户口的情况:离婚后房子已经明确的判属归于其中的一方,另外一方就是不迁出户口,可以强制迁出。房子因为买卖或者是继承发生了产权上面的变化,现在产权的拥有者可
民法
人浏览
具体是怎样的?你是债权人还是债务人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沈抚新区派出所管。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
民法
人浏览
你好,这种情况可以起诉追回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不能用。户口被注销后,原身份证均已失去法律效力。不管什么原因导致户口被注销,按规定身份证均应由原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将身份证收回。
民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债务应当清偿。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查户口所在地的办法:查询自己户口可以到现居住地派出所查询,携带上身份证到户籍科查询,公民身份信息属保密范围,互联网上个人无法查询。个人户口本和身份证上有相关记录
民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