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款人没打借条执行办法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3-28 11:56:04人浏览
问题描述:
欠款人没打借条执行办法是什么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8406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你好,有没有转账记录或者其他证据呢
2024-03-28 11:53:47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437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需要提供其他借款依据
2024-03-28 11:54:07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633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债务人欠钱不还的强制执行程序包括:
1、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或者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2、执行员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
3、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
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百四十条规定,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
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条
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2024-03-28 11:56:0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借钱没打欠条怎么办
借钱没打欠条怎么办
借钱没打欠条的,可以与对方协商补写欠条,如果对方以此为由拒绝偿还借款,则债权人可以收集其他证明借款关系存在的证据申请仲裁或者直接提起诉讼,当事人要提起诉讼的,需
债权债务
人浏览
对于欠钱不还的情况,要强制执行的,债权人可以先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如果义务人根据生效的法律判决依然拒不履行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律依据:《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不还没有借条怎么办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欠钱不还没有借条怎么办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债务人欠钱不还并且没有借条的,债权人可以通过与对方协商、申请调解或者收集其他证据提起诉讼,最有效的方法一般是起诉。如果要
其他
人浏览
别人欠我钱不还怎么办如何走法律没有打欠条
别人欠我钱不还怎么办如何走法律没有打欠条
别人欠钱不还没有欠条的,要走法律程序的,则应当先向法院起诉,提交起诉状和其他能证明欠款事实的证据材料;然后由法院决定是否受理;如果法院决定受理的,再开庭进行审理
债权债务
人浏览
没借条欠钱不还怎么办最有效的方法
没借条欠钱不还怎么办最有效的方法
在出现有借款的行为时,是需要打下借条进行确定的,这个时候对于债务人来说,是需要签订正规的借条的,那么没借条欠钱不还怎么办最有效的方法?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
债权债务常识
人浏览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有什么区别
户口本分户和不分户的区别:户口本不分户,子女无法享受补贴,不需要缴纳费用。户口本分户后,家庭的土地会重新进行划分,子女无法继承父母的土地;父母子女有两个宅基地,
民法
人浏览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6岁承担的法律责任如下:承担刑事责任,刑事的责任年龄是16周岁。民事方面,自己有工作收入的,可以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承担民事责任;尚在学习的,属于限制民事
民法
人浏览
你好多少金额,可以起诉的
全部1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什么情况可以强制迁出户口
强制迁出户口的情况:离婚后房子已经明确的判属归于其中的一方,另外一方就是不迁出户口,可以强制迁出。房子因为买卖或者是继承发生了产权上面的变化,现在产权的拥有者可
民法
人浏览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哪管
沈抚新区户口归沈抚新区派出所管。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
民法
人浏览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还能用吗
户口消了身份证不能用。户口被注销后,原身份证均已失去法律效力。不管什么原因导致户口被注销,按规定身份证均应由原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将身份证收回。
民法
人浏览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怎么查户口所在地
查户口所在地的办法:查询自己户口可以到现居住地派出所查询,携带上身份证到户籍科查询,公民身份信息属保密范围,互联网上个人无法查询。个人户口本和身份证上有相关记录
民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