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被封了15天,15天后还能登回去吗?

更新时间:2024-01-30 13:20:18人浏览
问题描述:
微信被封了15天,15天后还能登回去吗?
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5632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您好,具体是怎么样一个情况
2024-01-30 13:19:57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412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微信被骗了钱,追回来的方法是,及时了解对方的基本身份信息,保存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向微信平台或其他转账平台举报;也可以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
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七条
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
第七十八条
公安机关受理报案、控告、举报、投案后,认为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立即进行调查;认为不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应当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投案人,并说明理由。
2024-01-30 13:20:1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如果你的微信提示是封了15天到15天会解封,但是有一个需要你申请,如果你再不会封的话就是微信整个被封不会解除。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拘留15天后会不会再次继续拘留了
被拘留15天后会不会再次继续拘留了
被拘留完15天以后不会再拘留,但是行为人拘留完后又实施了违法犯罪活动行为时,可能会被再次拘留。行政拘留期满放人的,拘留所
其他
人浏览
微信帐号投诉被封处罚时长有以下两种:短期限制微信帐号登录(15个工作日内解封,严重的需要1到3个月);永久限制微信帐号登录。同时,如果第一次被封等一天就可以自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微信冻结了钱能找回吗
微信冻结了钱能找回吗
微信冻结了,如果对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邮件、电报或者冻结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经查明确实与案件无
案件执行
人浏览
微信帐号投诉被封处罚时长有以下两种:短期限制微信帐号登录(15个工作日内解封,严重的需要1到3个月);永久限制微信帐号登录。同时,如果第一次被封等一天就可以自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微信帐号投诉被封处罚时长有以下两种:短期限制微信帐号登录(15个工作日内解封,严重的需要1到3个月);永久限制微信帐号登录。同时,如果第一次被封等一天就可以自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可以咨询当地的法律行业的人律师(lawyer)是指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诉讼代理或者辩护业务等法律服务的人员。律师须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并依法取得律师执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请问具体是什么情况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您好,这个需要对具体情况加以分析。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