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 ,还有名字泄露给别人会不会拿去贷款

更新时间:2023-12-31 05:14:06人浏览
问题描述:
身份证号码和手机号 ,还有名字泄露给别人会不会拿去贷款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4248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姓名和身份证信息泄露后,不会被不法分子用去非法贷款。
姓名,身份证信息泄露后。一般情况下不会用来非法贷款。因为非法贷款都需要抵押,都需要本人亲自写欠条才可以。你的姓名和身份证信息泄露,顶多也就是会受到骚扰电话和诈骗电话。
居民身份证,分为实卡身份证和电子身份证,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种法定证件,多由各国或地区政府发行予公民。并作为每个人重要的身份证明文件。
证件申领和制发身份证的基本程序是:公民应当自年满16周岁之日起三个月内,到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办理申领手续,要交验居民户口簿、本人照片,填写法律依据:《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交纳证件工本费。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由监护人代为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
公安机关在对公民申报材料与本人户口登记项目内容核对无误后,将办证信息传输报送上一级公安机关制证。
在前往办证时,应携带居民户口簿、两张本人彩色相片(也可以在现场采集相片)和原申领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证。
在办理手续时,要填写《居民身份证申领登记表》和进行身份证指纹收集,协助工作人员准确核身份证登记项目,并交纳证件工本费。
注意的是流动人口录指纹要回户口所在地办理。
自助服务终端开通,实现的功能有户籍政策查询、办理进度查询、户籍证明打印和身份证的补办、丢失注销。还可以办理注销证明和关系证明。
2023-12-31 05:12:12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9020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法律分析:个人信息被人泄露,是不会那么容易拿去申请贷款的,要申请贷款需要身份证,个人签名等材料的,只单纯有本人的个人信息是不能拿到贷款的。别人以本人的名义贷款,区分以下情况进行处理:本人同意用本人的名义贷款,而且在贷款合同上签字的,法律上视为本人的个人贷款,本人应当按贷款合同的约定偿还贷款本息。
别人与银行没有法律关系。如果别人拒不还款,责任由本人自己承担。在本人承担还款责任后,可以向实际使用人追偿。
本人不知道别人以本人的名义贷款的,本人没有签订任何贷款合同的,可以向银行提出异议,并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确认该贷款合同无效。
这种情况下,本人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别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别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别的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别的情节严重的情形。
实施前款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一)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的;
(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
(三)数量或者数额达到前款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
(四)其以外情节特别严重的情形。
2023-12-31 05:12:18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031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他人利用贷款,可以通过司法程序申请贷款无效。“被贷人”是第一受害者,是无辜的,贷款机构与真正贷款人的行为,从一开始就架空了“被贷人”,没有法律约束力。
可以与贷款机构共同前往法院法院认定合同无效,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贷款合同被认定无效后,真正贷款人应当赔偿被贷款人的损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3-12-31 05:14:0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身份证号码和姓名泄露怎么办
身份证号码和姓名泄露怎么办
身份证信息泄露风险可控,无需恐慌。冒用他人身份证属违法行为,会受到罚款、拘留等处罚。个人信息泄露需立即报警,避免诈骗风险。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将受法律制裁。
隐私权
人浏览
姓名和身份证信息泄露后,不会被不法分子用去非法贷款。姓名,身份证信息泄露后。一般情况下不会用来非法贷款。因为非法贷款都需要抵押,都需要本人亲自写欠条才可以。你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身份证丢了会被别人办理贷款吗
身份证丢了会被别人办理贷款吗
身份证丢了一般不会被别人办理贷款,因为申请贷款要求持本人身份证进行,银行会对申请贷款的当事人的身份进行详细的核实。当事人
债权债务
人浏览
个人信息被人泄露,是不会那么容易拿去申请贷款的,要申请贷款需要身份证,个人签名等材料的,只单纯有本人的个人信息是不能拿到贷款的。别人以本人的名义贷款,区分以下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银行卡号跟姓名给了骗子骗子能去贷款吗
银行卡号跟姓名给了骗子骗子能去贷款吗
即使当事人将银行卡号跟姓名给了骗子,骗子也不能去贷款。贷款人会要求借款人以书面形式提出个人贷款申请,并会要求借款人提供能
债权债务
人浏览
法律分析:个人信息被人泄露,是不会那么容易拿去申请贷款的,要申请贷款需要身份证,个人签名等材料的,只单纯有本人的个人信息是不能拿到贷款的。别人以本人的名义贷款,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不可以,个人信息被人泄露,是不会那么容易拿去申请贷款的,要申请贷款需要身份证,个人签名等材料的,只单纯有个人信息是不能拿到贷款的。第一,需要手机短信验证码。第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身份证号码泄露会被网上贷款。一般银行贷款需要本人现场验证,即使是网贷,也是需要正规流程办理。极其不正规的网贷平台或许存在一定的可能。在办理贷款时,贷款机构一般都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般贷款需要本人到场。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因为个人信息泄露产生了网上贷款的,则当事人可以与贷款人协商更正借款人的身份信息;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请求确认该贷款责任不应由本人承担;或者依法向法院起诉,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收到法院传票可以请律师应诉,也可以自己应诉,需要准备答辩状以及相关的证据材料,并按时提交到法院,并按时参加开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房产证一般情况下,应由房产管理部门发放房产证。但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县一级人民政府可以确定由某一个机关统一发放。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阶梯式电价的具体内容是:第一阶梯为基数电量,此阶梯内电量较少,电价也较低;第二阶梯电量较高,电价也较高一些;第三阶梯电量更多,电价更高。随着户均消费电量的增长,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需要看当地政策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