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出资不实要如何解决

更新时间:2023-12-25 16:58:04人浏览
问题描述:
股东出资不实要如何解决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635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公司股东出资不实的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处理:要求出资不实的股东补交不足的部分。如果该股东不能补足的,由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代为补足。其他股东代为补足后,可以向出资不实的股东进行追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2023-12-25 16:56:09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7306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股东出资不实的,构成违约。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出资不实的,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股东存在虚假出资行为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八条
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第一百九十九条
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2023-12-25 16:56:12
公司企业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4544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1、股东出资不实,债权人可以在起诉公司的同时起诉瑕疵股东。
2、出资不实的表现形式有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被高估、出资之后将出资转出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3、法律依据:《公司法》
第二十八条,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出资的,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2023-12-25 16:58:0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未出资的公司股东的股权转让
未出资的公司股东的股权转让
未出资实际上是虚假出资,即“取得股份而无给付”或“无代价而取得股份”。未出资的公司股东的股权转让是否有效,不能一概而论。本文认为,除非未出资的公司股东在股权转让
有限公司股权转让
人浏览
股东出资不实的,构成违约。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出资不实的,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股东存在虚假出资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未出资方成为股东条件有哪些
未出资方成为股东条件有哪些
未出资成为股东条件的有:1、合法取得股权;2、名字记载于公司章程;3、名字登记于股东名册;4、名字登记于公司登记机关;5
法律顾问
次播放
股东没有实际出资怎么处理
股东没有实际出资怎么处理
公司当中的股东理应出资,但是实务中存在许多股东没有实际出资的情形。那么股东没有实际出资怎么处理?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介绍关于股东没有实际出资怎么处理的内容,希望
公司法
人浏览
1、股东出资不实,债权人可以在起诉公司的同时起诉瑕疵股东。2、出资不实的表现形式有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被高估、出资之后将出资转出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设立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股东出资不实如何处理
公司股东出资不实如何处理
公司股东出资不实的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处理:要求出资不实的股东补交不足的部分。如果该股东不能补足的,由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代
公司法
人浏览
股东出资不实的,构成违约。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出资不实的,应当向已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股东存在虚假出资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股东出资不实的处理方法:要求出资不实的股东补交不足的部分。如果该股东不能补足的,由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代为补足。其他股东代为补足后,可以向出资不实的股东进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