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我的班主任在没收我的日记本后不仅未经过我的同意翻看了里面的内容还没还给我可以向教育局举报老师吗还给我可以向教育局举报老师吗?

更新时间:2023-12-16 20:22:13人浏览
问题描述:
就是我的班主任在没收我的日记本后不仅未经过我的同意翻看了里面的内容还没还给我可以向教育局举报老师吗?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613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存在侵犯你权利的情况 建议你先到当地教育局投诉
2023-12-16 20:22:13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小学老师涉体罚学生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小学老师涉体罚学生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老师是有着教书育人的职责的,但是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是不能对学生随意体罚的。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中,老师对学生进行体罚,导致学生身心受损的是不行的。那么今天就跟法律
人身损害赔偿标准
人浏览
您好,等有了证据再投诉或者起诉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师扇学生巴掌可以报警吗
老师扇学生巴掌可以报警吗
老师扇学生巴掌可以报警。尚不构成犯罪的,公安一般会对该老师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
损害赔偿
人浏览
体罚学生违法吗
体罚学生违法吗
现在经常听到有的老师则是体罚学生,那体罚学生违法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疑惑。体罚学生是违法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妇女儿童权益
人浏览
老师辱骂学生如何举报:老师辱骂学生是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在教育局举报老师一般会怎么处理
在教育局举报老师一般会怎么处理
在教育局举报老师的处理方式:若是教师有法定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法定情形有
诉讼
人浏览
老师辱骂学生如何举报:老师辱骂学生是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6您好,请问学校的校规校纪是怎么规定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拖堂不违法。拖堂并未规定在教师法列明的禁止行为中,如果学生对老师拖堂的行为有意见的,可以私下跟老师建议。老师有以下行为就会违法: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建议核实清楚,网上风险比较大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解除限制出境的程序如下:当事人提出书面申请;向法院提供可靠担保;法院对申请是否符合条件进行审查;当事人的申请符合条件的,应裁定予以准许,并向有关部门发出协助执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答复为准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企业退休职工退休工资:1、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2、基础养老金=(全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