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开发商以不给钥匙为由,强行进行房产交易契税代收,像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更新时间:2019-04-13 17:37:34人浏览
问题描述:
A:你好,我是2007年进行按揭买房,当时开发商以不给钥匙为由,强行进行房产交易契税代收,但直到2016年,我只有房产公司开出的收据,后多次进行交涉,该公司有关人员说没有法给我们正式发票,还要我们自己再重新去交,以后再给我们退钱,但又说现在公司没钱,只能等公司有钱后再退。像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当时开发商以不给钥匙为由,强行进行房产交易契税代收,像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073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根据最高人民法律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第十八条规定,由于出卖人的原因,买受人在下列期限届满未能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除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外,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
(三)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订立之日起90日。
2019-04-13 17:11:25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024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契税一般是在新房交付时缴纳。契税是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应缴税范围包括:土地使用权出售、赠与和交换,房屋买卖,房屋赠与,房屋交换等。馨窝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契税的计税依据
(二):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由征收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核定。因此,赠与房产的领受人是需要全额缴纳契税的。另《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房地产交易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税收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国税发
(2006)144号]中第一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对于个人无偿赠与不动产行为,应对受赠人全额征收契税。”赠与房产的契税是全额征收的,即由受领人按照3%的比例缴纳。
2019-04-13 17:20:05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9394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1、一手房屋交易:契税:买新房子要缴纳的房屋交易契税为购房总价的3-5%(不同的省市自治区税率不同),普通商品住宅减半,即
1.5-
2.5%。维修基金:按建筑面积乘一定金额收取。物业管理费:房屋交房后支付,具体档次费率按各地物价部门规定执行。
2、二手房房屋交易:非普通住宅契税要加倍。无论取得产权满不满两年。房本不满五年,要按规定缴纳营业税:房屋产权取得满两年的免征,未超过两年的按房价
5.5%缴纳。目前我国改善性需求量还很大,如何减少政策影响呢?秦虹表示,2006年国税总局的文件规定,对出售自有住房,并计划卖房后1年内重新购房的纳税人,其出售现住房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先以纳税保证金形式缴纳。再视其重新购房的金额与原住房销售额的关系,全部或部分退还纳税保证金。同时,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这一政策实际上对改善刚性需求有一定的优惠,应继续坚持执行,切实达到‘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抑制投机性需求’的政策目的。土地增值税:房屋产权取得满五年的免征,未超过五年的按房价1%缴纳。所得税:房屋产权取得满五年的免征,未超过五年的按房价1%或房屋原值—房屋现值差额20%缴纳。(房屋原值一般按上道契税完税额计算)万分之十的印花税。房屋交易手续费按房价
1.9%交纳。
2019-04-13 17:24:59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6332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购房者办理按揭贷款买房时应当提前如下材料:  
1、个人住房借款申请书;  
2、身份证件复印件(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军官证、在中国大陆有居留权的境外、国外自然人为护照、探亲证、返乡证等居留证件或其他身份证件);  
3、经办行认可的有权部门出具的借款人稳定经济收入证明或其他偿债能力证明资料;  
4、合法的购买住房合同、协议及相关批准文件;  
5、抵押物或质押权利清单及权属证明文件,有处分权人出具的同意抵押或质押的证明,贷款行认可的评估机构出具的抵押物估价报告书;  
6、保证人出具的同意提供担保的书面承诺及保证人的资信证明;  
7、银行的存款单据、凭证式国债单据等借款人拟提供给贷款行质押的有价证券;  
8、借款人用于购买住房的自筹资金的有关证明;  
9、房屋销(预)售许可证或楼盘的房地产权证(现房)(复印件);  
10、如果借款人的配偶与其共同申请借款,借款申请书上还要填写清楚配偶的有关情况,并出示结婚证和户口簿等;  
11、贷款行规定的其他文件和资料。
2019-04-13 17:37:3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开发商要求业主收房时必须缴契税怎么办
开发商要求业主收房时必须缴契税怎么办
正文:开发商要求业主收房时必须缴契税怎么办网友提问:请教律师,开发商通知业主收房时要求业主必须缴纳公共维修基金、契税、物业费、暖气水电费用,才可以带业主去看房验
房产税
人浏览
按揭贷款买房要注意什么?按揭买房过程中要注意提供真实资料,还要小心贷款申请不成功,让开发商没收购房定金。此外还要注意最好不要签订连带违约条款;出租抵押房,要履行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物业费怎么算
物业费怎么算
物业费按照级别进行收费,具体收费标准如下:一级收费标准:1.00元/平方米·月、二级收费标准:0.75元/平方米·月、三
物业管理
人浏览
开发商要求业主收房时必须缴契税是否合法
开发商要求业主收房时必须缴契税是否合法
网友提问:请教律师,开发商通知业主收房时要求业主必须缴纳公共维修基金、契税、物业费、暖气水电费用,才可以带业主去看房验收,这样是否合法?有何对抗措施?专家回复:
业主维权指南
人浏览
房产交易契税缴纳
房产交易契税缴纳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房产交易契税的缴纳。
房屋买卖税
人浏览
契税一般是在新房交付时缴纳。契税是契税是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应缴税范围包括:土地使用权出售、赠与和交换,房屋买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商品房收房注意事项
商品房收房注意事项
商品房收房注意事项:1、注意及时接收入住通知书;2、确定房屋是否达到交付条件;3、房屋检验,收房过程中必须要掌握一个原则
房地产
人浏览
开发商不办理房屋产权证的,看看合同上有木有约定,没有的话联系其他业主,集体维权,如和开发商协商不成,可以到法院起诉,主张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过户费用;(1)契税;90平方米以下首次购房的按1%缴纳;90—140平方米按房价1.5%缴纳;140平方米以上按房价3%缴纳(买方承担)(2)营业税:房屋产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要式合同。所谓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采取特定方式订立的合同。施工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协议,当事人订立施工合同应当采用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一般是3年,特殊情况从其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可以受理其诉讼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你好,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如造成损害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三年超过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您好,请问是什么情况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承揽类别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依法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对承包人和发包人具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在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报酬支付纠纷、定作物质量纠纷、承揽人保管纠纷、违约纠纷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不用。劳动者需要交违约金的情况主要是以下几种,其他情况下是不需要支付违约金的:1、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于合同签订前的履行过程,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法律责任界定不清,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合同的事前
合同纠纷
人浏览
退定金的最好办法是:交付定金的一方按照约定全面的履行自己的义务。履行完毕的,定金就可以退还或者抵作价款。如果当事人不按约定履行的,收取定金的一方可以不退还定金。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违约金可以约定具体的数额或者比例,在符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的以下条件时,有效: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