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租房期间,如果楼上住户早晚跳绳噪声影响我正常生活,如何解决?

更新时间:2023-11-22 10:24:09人浏览
问题描述:
你好,我是租户,楼上每天早上七点多跟晚上七点多都在跳绳,有什么解决方法,也不知道是哪一户,晚上倒是无所谓,那个时间还没睡,早上很影响,她持续两周了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114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可以向城管局投诉举报
2023-11-22 10:22:02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8821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楼上租户太吵做法如下:
1、找房东协商解决;
2、找小区物业或居委会、社区行政管理或司法机关处理或调解;
3、做好取证工作,直接告知法院依法维权,要求其停止侵权,消除障碍。业主和租客可以被列为共同被告。
公民的行为和活动不能危害、阻碍和影响他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这既是公民道德,也是法定义务,楼上租客明显是侵权或违法。在说服和警告时仍然不纠正,可以依法当事人的权益。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2023-11-22 10:22:16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343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公民的行为和活动,不能危害、防碍、影响他人的正常生产生活。这是公民道德也是法定义务,楼上租客明显是侵权行为或违法行为。如果在劝戒和提出警告告知时仍然不自纠或改正,你可以依法依照程序维护你的权益。一是找本人或房东进行协商解决。二是找小区物业或居委会、社区行政管理或司法所进行处理或调解解决。三是作好取证,直接将其告到法院依法维权,要求其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可将业主与租客列为共同被告。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2023-11-22 10:24:0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购买的房屋有租赁如何办理
购买的房屋有租赁如何办理
购买租赁房屋的租赁关系继续有效,所有权转移前承租人未付房租的,原房东有权要求承租人支付该期间房租;所有权转移后未付房租的
房产纠纷
人浏览
法律分析:如果楼上制造噪音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人的日常生活和休息,构成扰民,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报警,让警察上门做出警告、解决纠纷,但是报警并不是首选;建议当事人先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最新租赁房屋产权证明
最新租赁房屋产权证明
房产作为个人财产的一部分受法律保护。很多人选择将暂不入住的房屋租赁出去,租房者在租房时就要签署相应的租房合约。此合约也是证明此房产的归属权与使用权的。下面就让法
房屋产权纠纷
人浏览
楼上居民扰民可以从自己做好隔音措施和采取其他措施使对方安静一些。具体操作如下:1、自己做好隔音措施:小到塞耳塞,大到做隔音卧室。2、向对方提出要求减少噪音,注意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房定金协议的格式
租房定金协议的格式
出租方(甲方):_________承租方(乙方):_________现有乙方看中甲方要合法出租的房屋,甲方愿意将房屋出租给乙方使用,甲乙双方就乙方支付甲方定金等
租赁合同
人浏览
协商或通过相关部门反映举报的方式。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楼上居民扰民可以从自己做好隔音措施和采取其他措施使对方安静一些。具体操作如下:1、自己做好隔音措施:小到塞耳塞,大到做隔音卧室。2、向对方提出要求减少噪音,注意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如果协商不了的话建议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楼上装修很吵能不能报警,要看其施工的时间是在装修扰民噪音时间规定以内还是以外。我国法律有规定,正常工作日的12时-14时、18时-次日8时,这一时间段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建议先行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可以报警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法办法》第四十五条法定休息日、节假日全天及工作日12时至14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详细描述下情况,您现在描述的内容我们还无法给您完整法律建议,谢!!
全部1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夜晚居民区噪音标准是45分贝。较强的噪声对人的生理与心理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噪声会干扰谈话、思考、休息和睡眠,严重时会损害听力。法律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