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鉴定书双方已签字,我现在驾驶证上显示未裁决,驾驶证现在也审不了,我该怎么解决?

更新时间:2019-05-17 00:31:22人浏览
问题描述:
事故鉴定书双方已签字,交警也盖过章了,两人协商各修各的车,交警在认定书上写了(两车损由双方按费用报)现在对方反悔了,还要我赔他钱,我也不理他,现在车也卖了,我现在驾驶证上显示未裁决,驾驶证现在也审不了,我该怎么解决?这为裁决什么情况?事故鉴定书双方已签字,我现在驾驶证上显示未裁决,驾驶证现在也审不了,我该怎么解决?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799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工伤员工的赔偿,如果与工伤员工协商一致的,除了支付工伤待遇外,应按员工工龄,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如果无法协商一致的,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合同的,应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二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同时也要支付工伤待遇的。相关依据如下;
一、《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五)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2019-05-17 00:11:45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8091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伤残鉴定费是指交通事故中受伤的当事人在需要伤残鉴定时,到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所支出的费用。按照《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就伤残鉴定费的赔偿标准及相关问题,结合实践,我们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伤残鉴定费的标准。伤残鉴定费的赔偿标准就是伤残鉴定机构收取的费用,鉴定机构是合法的专业鉴定机构。对于鉴定费,赔偿时需要保存鉴定费的票据,同时还应当与鉴定结论进行对照。  
(2)对于伤残鉴定,受害人最好是和致害人一起申请合法的专业机构进行鉴定,如果是单方面申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察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鉴定结论是属于证据之一,如果致害方不认可鉴定结论,是可以申请法院重新鉴定的,如果重新鉴定与原鉴定不服或不存在伤残情况,法院是可能不支持赔偿鉴定费用的。  
(3)受害人申请伤残鉴定,如经鉴定不够伤残级别,受害人能否要求赔偿伤残鉴定费用。从理论上说,笔者认为,作为一般普通人,在没有专业鉴定知识情况下,除从一般普通人能够认知的不可能构成伤残的情形下,比如划伤、碰伤等轻微伤害。当事人申请伤残鉴定不构成伤残是支出的费用是可以要求赔偿并得到支持的。但如果第一次鉴定不构成,反复进行鉴定,超出一次的鉴定费用是不应该承担的。
2019-05-17 00:17:37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8937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醉驾:
  1 醉驾一律吊销驾照,5年禁驾。
  2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吊销驾驶证,10年禁驾并依法追究刑责;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酒驾:
  1 酒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责,并吊销驾驶证,终生禁驾。
  2 酒驾罚款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暂扣驾驶证6个月;再次酒驾拘留10日和罚2000元,吊销驾驶证。
  3 酒驾营运机动车,拘留15日,罚款5000元,吊销驾驶证且5年禁驾。
2019-05-17 00:31:22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当事人一方在合同书上盖章,对方当事人未盖章的,应如何处理?
当事人一方在合同书上盖章,对方当事人未盖章的,应如何处理?
盖章要与订立合同的主体相符。通常会出现,合同当事人一栏与盖章主体不同。这将给合同的履行,主体的确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如果当事人一方在合同书上盖章,对方当事人
订立纠纷
人浏览
关于没有驾驶证的情况,根据驾驶人提供驾驶证的情况分别进行处理:1.驾驶人提供了驾驶证,如行驶时无其他违法,给予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及时退还机动车;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方不去事故认定书能开吗
一方不去事故认定书能开吗
一方不去事故认定书能开。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五条: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在制作后三日内分别送达当事人,
交通事故
人浏览
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如何处理?
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如何处理?
交警的事故认定书只是民事诉讼证据的一种。在当事人共同申请的交警调解中认定书是当然的依据;在法院的民事赔偿诉讼中,交警的认定书只是比较重要的证据,已经不再是法院审
交通事故认定书
人浏览
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如何处理?
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如何处理?
对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如何处理?1、可向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核。根据公安部交管局16项便民措施第14条的规定: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到《交通事故认定书》3日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人浏览
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工伤员工的赔偿,如果与工伤员工协商一致的,除了支付工伤待遇外,应按员工工龄,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如果无法协商一致的,用人单位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补办驾照去车管所还是交警队
补办驾照去车管所还是交警队
补办驾照是去车管所。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六十三条规定,机动车驾驶证遗失的,机动车驾驶人应当向机动车驾驶证
交通事故
人浏览
交通事故行政复议认定的程序为:对事故的责任认定不服,可在收到认定书的三天内申请复核。必须是书面申请,并且需要提供支持你的理由的证据。2008-8-17道路交通事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院结案后保险公司多长时间理赔
法院结案后保险公司多长时间理赔
法院结案作出判决之后,保险公司应当在当事人提出理赔申请后立即启动理赔程序。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
交通事故
人浏览
可以换证,换证后期限是自动延续不间断的,换证后对你是有利的,否则的话保险公司会以你驾驶证过期而找你的麻烦。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骨折误工费保险公司会赔吗
骨折误工费保险公司会赔吗
因骨折受伤而产生的误工费用保险公司是会作出赔偿的,误工费用同样属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范畴,应当予以赔偿。我国《保险法》规定,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
交通事故
人浏览
不可以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受伤将受到法律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于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可处二百至二千元罚款,同时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修理费高于市值保险公司能拒赔吗
车辆修理费高于市值保险公司能拒赔吗
车辆修理费若高于车辆的市值,保险公司是可以拒赔的,因其属于车辆无需修理的情形;若无法修复的,应当赔偿车辆重置费用。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因道路
交通事故
人浏览
处理被车撞伤的赔偿,通常可以选择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选择哪种方式应考虑伤情、对方态度及赔偿金额等因素。协商快速简便,调解能得到专业人士帮助,诉讼则更具强制力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人伤保险公司赔偿标准
人伤保险公司赔偿标准
受害人若受到人身伤害,则保险公司对受害人应当作出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营养费等人身损害赔偿。《民法典》规定,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
交通事故
人浏览
交通事故后最迟应在48小时内报保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被保险人应在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保险人,以便保险人进行理赔处理。若延迟报告,可能影响理赔的顺利进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撞坏限高杆怎么处罚
撞坏限高杆怎么处罚
撞坏限高杆是不会受到行政处罚的,但是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因为限高杆跟中间隔离带一样,都属于公共财产。人为损坏属于违反道路管理条例,需要按原价赔偿。
交通事故
人浏览
如果是在最右侧同一车道内,右转时被后面直行摩托车撞击,属于摩托车全责。如果是右转时被非机动车道行驶的摩托车撞击,应当是右转车辆全责。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补办驾驶证需要备齐哪些资料
补办驾驶证需要备齐哪些资料
补办驾驶证需要备齐的资料有补办驾驶证需要备齐;补办驾驶证申请人的相关身份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机动车驾驶员本人的照片;动车驾驶证遗失书面证明等。
交通事故
人浏览
你好,责任怎么划分的,有没有人员受伤。M
全部8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依据鉴定结论计算赔偿数额。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机动车左转应当让直行先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