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法的比例原则有什么样的

更新时间:2023-10-09 12:22:05人浏览
问题描述:
行政诉讼法的比例原则有什么样的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929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行政诉讼法的比例原则有:妥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均衡原则。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在全面衡量公益与私益的基础上选择对相对人侵害最小的适当方式进行,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因而也被称为“最小侵害原则”、“禁止过度原则”、“平衡原则”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
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2023-10-09 12:20:37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169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法的比例原则有:妥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均衡原则。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在全面衡量公益与私益的基础上选择对相对人侵害最小的适当方式进行,不能超过必要限度。
因而也被称为“最小侵害原则”、“禁止过度原则”、“平衡原则”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
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2023-10-09 12:20:44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717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行政法的比例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如果行政目标的实现可能对相对人的权益造成不利影响,则这种不利影响应被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二者有适当的比例。这是对行政权的约束,要求行政主体对行政行为的作出有一定的权衡,考虑行政行为的适当性、必要性,不要挢枉过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023-10-09 12:22:0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浅谈行政诉讼证据规则适用
浅谈行政诉讼证据规则适用
论文提要:我国现在正着力于司法制度的改革,力求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司法公正。就行政诉讼而言,这对行政诉讼证据提出了更高要求。证据是和不同的诉讼关系
行政诉讼法论文
人浏览
法律分析:行政诉讼法的比例原则有:妥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均衡原则。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应在全面衡量公益与私益的基础上选择对相对人侵害最小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行政法的比例原则是指
行政法的比例原则是指
行政法中比例原则指的是行政权力的行使除了有法律依据这一前提外,行政主体还必须选择对人民侵害最小的方式进行。比例原则包含适
公司法
人浏览
行政比例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相对人权益的保护,那么行政处罚比例原则都有哪些规定,如为实现行政目标可能对相对人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行政法的比例原则是什么意思
行政法的比例原则是什么意思
行政法的比例原则具体是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兼顾行政目标的实现和保护相对人的权益。比例原则包含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和
公司法
人浏览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