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的家人的意思是他们侵犯了我们的名誉权,想起诉,不需要对方赔偿金钱只是想要回名誉

更新时间:2019-03-21 14:56:05人浏览
问题描述:
现在我的家人的意思是他们侵犯了我们的名誉权,想起诉,不需要对方赔偿金钱只是想要回名誉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人格尊严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920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侵害名誉权可能造成两种损害。一是财产损害。在侵害名誉权的情况下,也会使受害人遭受财产的损害。此种情形应按实际损失赔偿。二是精神损害。确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标准如下: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精神损害赔偿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将统一精神损害赔偿标准:侵害他人生命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可依照该地区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标准赔偿20年。受害人不满16岁的,每小一岁减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60岁以上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最低不少于5年。侵害他人健康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参照侵害生命权的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标准予以酌减,但不以受害人年龄作为参酌因素。侵害他人身体权的,参照侵害精神性人格权的赔偿标准酌定赔偿数额。
同时,侵害他人精神性人格权的,将根据以下标准酌定赔偿数额:严重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5万元、4万元、3万元、2万元和1万元五个等级;一般性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数额分为8000元、6000元、4000元和2000元四个等级。名誉权、荣誉权等受到侵害的,参照前款规定或适当从轻。
2019-03-21 14:32:19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8354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你好,关于电视台侵犯名誉权的司法解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六条规定:“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文书和实施的公开的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其报道客观准确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其报道失实,或者前述文书和职权行为已公开纠正而拒绝更正报道,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按《解释》的规定,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的职权行为所作的报道不构成侵害名誉权,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报道的根据必须是国家机关公开的文书和公开的职权行为,如果不是公开的,不在此列。W市公安局所进行的侦查活动是公开的职权行为。
2.报道必须客观准确。“客观”是指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准确”是指报道与文书、职权行为的内容一致,不失实、不歪曲,不添枝加叶。1999年7月8日,新闻出版署发布的《报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处理办法》规定:“报纸、期刊刊载虚假、失实报道和纪实作品,致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更正或者答辩,有关出版单位应当在其出版的报刊、期刊上予以发表;拒绝发表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所谓答辩权,是指新闻单位发表的批评、评论内容发生错误,损害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陈述理由或者根据,予以辩驳,要求新闻单位予以纠正的权利。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要求更正或者答辩,这是当事人的权利;新闻单位发表更正或者答辩,这是新闻单位的义务。即使当事人未提出更正或答辩的要求,新闻单上也应主动履行义务,自行予以更正。国家机关的职权行为有错误纠正后,新闻单位也应当依此予以更正报道,如不予更正报道,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019-03-21 14:37:44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0688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侵犯名誉权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人民法院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和第一百三十四条的规定,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
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进行,内同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
2019-03-21 14:56:05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855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者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在生活中,每个公民都有名誉权,享有对自己人格的社会评价不受他人干涉的权利。当我们的名誉权受到非法侵犯时,应及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提起名誉权诉讼应该提交哪些资料呢?  誉权纠纷案件立案应提交的材料如下:  
一、提交起诉状正本一份,并按被告人数提供相应的副本。  
二、证明当事人主体资格的材料。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的复印件;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资料或社团法人登记证,原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同时还应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或主要负责人证明书。  
三、受委托代为起诉的,应提交原告的授权委托书。公民代理的,同时提交本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律师代理的,同时提交律师事务所的公函和律师执业证件的复印件。  
四、证明被告侵权事实存在的材料,如被告侮辱或诽谤原告的语言、文章、大小字报或公开信件等;证明侵权事实造成的损害后果,如单位处分等。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材料。
2019-03-21 14:51:2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侵犯名誉权的赔偿
侵犯名誉权的赔偿
作为中国公民,我们每个人都有拥有名誉权的,名誉侵权事件在生活中也是十分的普遍,我们经常可以在微博或者公众号上看到一些明星的八卦信息,这些很可能就会遭到明星的起诉
名誉权
人浏览
您好,对于侵犯名誉权的,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赔礼道歉,恢复名誉,还可以要求赔偿。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王宝强侵犯马蓉的名誉权了吗?律师告诉你何为名誉侵权
王宝强侵犯马蓉的名誉权了吗?律师告诉你何为名誉侵权
快车君写在前面:近日的王宝强离婚事件不仅让大家学习了婚姻法知识,同时,马蓉以名誉侵权将王宝强起诉到法院也是学习名誉权知识的好时机。对于这件事,围观群众各有各的看
名誉权
人浏览
主要违法行为(1)侮辱行为包括口头、动作、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侮辱的事实可能是实际存在的。(2)诽谤行为诽谤的事实必须是虚假的,否则不构成诽谤。(3)新闻报道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侵犯隐私权要判什么刑
侵犯隐私权要判什么刑
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如果其行为没有造成一定的后果,侵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不构成刑事责任。但如果其行为触犯
刑事辩护
次播放
侵害名誉权的,受害人可以直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礼道歉,在侵害名誉的范围内消除影响。如果造成精神伤害的,还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精神损失。如侵权人拒不承担责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间接故意构成杀人罪吗
间接故意构成杀人罪吗
间接故意致人死亡的,构成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
刑事辩护
次播放
构成侵害名誉权:(1)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对受害人的名誉进行毁损的恶意;(2)行为人客观上是否有捏造事实或散布虚假事实,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侮辱或诽谤他人,以及未经他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没有领取结婚证的话一般是要退还的,可以争取少退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使用他人图片侵犯其著作权赔偿标准是什么
使用他人图片侵犯其著作权赔偿标准是什么
未经允许使用他人图片,侵犯他人著作权时,赔偿数额应当考虑作品类型、合理使用费、侵权行为性质、后果等情节综合确定,并包括调
其他
人浏览
《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恶意侮辱诽谤罪立案标准
恶意侮辱诽谤罪立案标准
恶意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及要件: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搜集证据报警处理或法律起诉。依据: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侵犯个人隐私罪立案标准
侵犯个人隐私罪立案标准
侵犯个人隐私罪立案标准:侵犯个人隐私不是违法行为,侵犯隐私属于民事侵权行为。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
刑事辩护
人浏览
你好,可以,建议搜集证据起诉,个人债务个人
全部1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名誉权受侵犯可否要求精神赔偿?
企业名誉权受侵犯可否要求精神赔偿?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企业单位的精神赔偿要求不会被支持。
公司诉讼
人浏览
侵犯他人隐私权罚款多少
侵犯他人隐私权罚款多少
侵犯他人隐私权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损害赔偿
人浏览
如果别人诽谤你的名誉,其行为就违反了《侵权责任法》第发2条,涉嫌侵犯你的名誉权,你可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如果侵权人不听,你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其停止侵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侵犯企业名誉权的赔偿是多少
侵犯企业名誉权的赔偿是多少
侵犯企业名誉权赔偿费用主要是因侵权行为给企业造成的实际损失。侵权行为发生后,侵权人应当一次性支付赔偿费用,若是一次性支付
损害赔偿
人浏览
你好,关于电视台侵犯名誉权的司法解释,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六条规定:“新闻单位根据国家机关依职权制作的公开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