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补缴社保断缴,有哪些相关规定

更新时间:2023-09-21 14:56:07人浏览
问题描述:
如何补缴社保断缴,有哪些相关规定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1339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社保断缴随时可以补缴,建议到当地的社会管理中心进行补交申请。用人单位补交应当由单位出具书面申请,陈述补交的事实及理由,向所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补交手续。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2023-09-21 14:53:58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0266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一般情况下,社保断缴的话,要补交都是只能由单位来进行补缴的,个人很难去进行补缴。
一、如果是你前公司没给你缴纳社保的话,可以进行补缴
①、补缴条件
1、须由用人单位提出申请。
2、用人单位与补缴个人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3、省直单位应参保而未参保等原因,导致社保欠缴的,可申请社保补缴。
②、补缴流程
1、单位提交资料后,由社保经办人员对补缴资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出具法律依据:《受理回执》,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
2、补缴申请受理后,将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补缴手续,用人单位可在手续完成后,凭《受理回执》到保险关系部资料发放窗口领取退回资料。
二、如果是自己离职,暂时没有入职公司,造成的社保断缴,可以找代缴平台公司
2023-09-21 14:54:22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722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社保补缴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单位可以持补缴申请表到参保统筹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社会保险补缴。
《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法》第六十三条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用人单位逾期仍未缴纳或者补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查询其存款账户;并可以申请县级以上有关行政部门作出划拨社会保险费的决定,书面通知其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划拨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账户余额少于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要求该用人单位提供担保,签订延期缴费协议。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
2023-09-21 14:56:0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社保费用补交
社保费用补交
依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其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且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
劳动法
人浏览
社保中断后续交方法:劳动者到新用人单位就业,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未到新用人单位就业,直接以灵活就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补交社保是否划算些
补交社保是否划算些
补交社保划算。不过如果是新农合或者城镇居民医保的,没必要补交,因为这两种一年一缴,次年才能享受相关待遇,当年未缴纳的,不
其他
人浏览
补交社会保险的规定
补交社会保险的规定
补交社会保险的规定从今年3月1日起,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但是未达到规定缴费年限的本市城镇参保人员可以继续缴纳社会保险费,直到补足所"欠"年限,再享受社保待遇
社会劳动保险
人浏览
社保补缴办理流程
社保补缴办理流程
社保补缴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社保有几个月没有正常缴纳,之后又将这些月份的社保补缴上。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解答社保补缴办理流程。各地区不同的补缴时间,办理流程可能
劳动法
人浏览
社保中断后续交方法:劳动者到新用人单位就业,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未到新用人单位就业,直接以灵活就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补缴社保滞纳金谁出钱
补缴社保滞纳金谁出钱
补缴社保滞纳金由用人单位出钱。用人单位未按期缴纳社保费的,除补缴外,社保费征收机构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用人单位应当
其他
人浏览
要求单位补缴社保有时间限制吗?
要求单位补缴社保有时间限制吗?
核心提示:要求单位补缴社保有时间限制吗?员工主张用人单位为其补缴各项社会保险费,是具有强制性的,不应受到时效的限制。主张这项权利不仅是劳动者的“私权”,同样也是
劳动法
人浏览
社保断缴后可以进行补缴。补交社保的流程是,首先由单位出具书面申请,向所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其次是准备好相关的原始资料,如职工本人档案或合同书,录用审批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社保中断后的续交:社保续保不需要任何材料,拿着身份证去社保局继续缴纳社保就行。社保断交以后的补交需要手续:1、直接提供补交月的工资凭证复印件,加盖财务章和公章,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医疗保险断缴,从断缴的第二个月起不能再享受医疗保险的报销待遇,断缴时间在三个月之内的,只要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及时进行补缴的,补缴以后在断缴的三个月内发生的医疗费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社保断缴后能补缴,只要补缴了就不会受影响,当事人缴纳社保中间中断了几个月的,应当及时补缴这几个月的社保,补缴完可以继续获得完整的社保时间段。法律依据:《社会保险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落户上海,可以通过居转户、投靠落户、人才引进直接落户三种方式落户。一、持有《上海市居住证》人员申办本市常住户口1、持《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2、持证期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需要专业人士帮你计算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营运车是可以转为非营运的。但是转为非营运车后很难转回来。法律依据:《机动车登记规定》第十二条营运机动车改为非营运机动车或者非营运机动车改为营运机动车的、机动车所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方便说下具体情况吗
全部2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