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3-08-14 02:40:06人浏览
问题描述:
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7553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除外):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其他。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3-08-14 02:37:21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500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职工的劳动合同的情形有: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3)女职工在怀孕、产期、哺乳期内的;
(4)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3-08-14 02:37:25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2486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解除劳动合同,单位不给的,如下方式处理: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请求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仲裁裁定书还可以作为劳动合同解除的证明材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2023-08-14 02:40:0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当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因为一些原因是可以进行解除的。但是有些情形条件下是不允许解除的,这是法律上的硬性规定。那么,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是怎么样的呢?我相信你一定
劳动合同订立
人浏览
以下情形,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除外):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不用赔偿情形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不用赔偿情形
劳动合同不仅是劳动者的保障,也是用人单位的保障。当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在很多情况下都是要给劳动者支付相应的补偿的,那什么情形下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不用赔偿?
解除劳动关系
人浏览
用人单位何时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何时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在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第2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根据《劳动法》第26条、第27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1、患职业病
合同解除
人浏览
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如下: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4、用人单位的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当求职者进入到单位工作,确立劳动关系之后是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的,从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那么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是什么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答疑解惑。用
劳动法
人浏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当劳动者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是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是严重违反用人单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即具备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劳动者享有单方解除权,无须双方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也无须征得用人单位的同意。具有《劳动合同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一般员工主动要求辞职,需提 前一个月书面申请,单位一般不提供补偿,但支付工资。如用人单位行为违法,员工依据法定原因辞职,可以申请经济补偿金。涉及其他劳动争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以下情形,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存在过失性辞退情形除外):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劳动者在本单位患职业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低保户死亡还有什么补助吗
低保户死亡还有什么补助吗
低保户死亡后没有补助。低保是最低生活保障金,不是低保老人丧葬费补贴金,按规定没有。农村低保户被纳入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些扶贫政策
劳动法
人浏览
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企业能够证明员工犯有重大过失(偷窃,贪污等),雇主可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免除部分或全部赔偿责任。对于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混乱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分包单位可以再劳务分包吗
分包单位可以再劳务分包吗
分包单位不可以再劳务分包。劳务分包是施工行业中的普遍做法,法律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但是禁止将承揽到的分包作业再分包给其他的公司,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分包行
劳动法
人浏览
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议解除;2、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3、用人单位有法定情形的,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正式工离职一般是需要等一个月的。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人清包工需要资质吗
个人清包工需要资质吗
个人清包工通常不需要资质。清包工是指业主自行购买所有材料寻找装修公司、装修队伍或者劳务公司、工程服务公司施工的工程承包方式。业主无需具备资质,装修公司、装修队伍
劳动法
人浏览
劳动者在工地上班,虽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已经形成了劳动关系,那么发生工伤就可以要求赔偿。用人单位不赔偿的可以先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那么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的养老保险基数范围在3613元-26541元之间,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则为5360元到29732元之间,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则为4713元到2
劳动法
人浏览
合同转移的原因是什么?原单位与另一单位是什么关系?劳动合同当然已经生效,即使不签订合同,只要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单位就要承担相应的权利义务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的社保到退休年龄没有交10年该怎么办
女的社保到退休年龄没有交10年该怎么办
女性职工的社保若到了退休年龄没有缴纳够10年的,可以在社保经办机构办理一次性补缴的手续。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
劳动法
人浏览
双方可以就解除劳动合同问题进行协商,协商达成一致进行解除。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还会不会减免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还会不会减免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的费用还是可以减免的,但是需要企业主动申请减免,有关部门是不会主动对其进行减免的。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劳动法
人浏览
你好,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不服仲裁的可以起诉到法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母住院有陪护假。但是国家并没有相关法律规定如果员工父母及子女生病应该如何请假。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申请年假、补休、探亲假以及事假。具体假期期间,工资支付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院也是国家的只能部门之一,按照国家的法定放假日期来放假的,按照往年的放假时间来说,一般要到农历的腊月28,29这样才能放假,公务员部门都这样。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休息休假管理制度如下:1、对于休息日安排工作的,只有在不能安排补休的情况下,才支付加班报酬(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对于法定休假日安排工作的,无论是否安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