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农民的权利有什么

更新时间:2023-08-13 19:34:11人浏览
问题描述:
征地拆迁农民的权利有什么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489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被征地拆迁农民的权利:(一)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维护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受违法行为的侵害;(二)预征知情权:在征地依法报批前,政府应将预征收土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告知被征地农民;(三)参与报批权:被征地农民知情、确认的有关材料为各级政府在征地报批时的必备材料;(四)批复结果知情权:土地征收批复文件下达后10日内,人民政府应将批复结果公告给被征收土地的农民;(五)土地补偿知情权:土地补偿征收公告后45日内,由国土资源局对土地补偿、安置方案进行公告;(六)补偿方案听证权: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有不同意见的或者要求举行听证会的,应当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有关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
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九条,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征收土地的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公布,接受监督。禁止侵占、挪用被征收土地单位的征地补偿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
2023-08-13 19:32:02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0250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被征地农民享有的权利如下:
1、征地公告、补偿安置方案的知情权;
2、获得征地补偿的权利;
3、对于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提出意见的权利;
4、参加听证会的权利。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第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第三款
多数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并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听证会情况修改方案。
第四十八条第一款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2023-08-13 19:32:23
征地拆迁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124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1、知情权;
2、提出意见的权利。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3、获得补偿的权利。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
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
(2)获得补偿的权利。《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3)提出意见的权利。《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后,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告,并听取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可见,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享有反馈意见的权利。
2023-08-13 19:34:1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征地拆迁流程一般要多久完成
征地拆迁流程一般要多久完成
征地拆迁流程一般要三十天,具体步骤是上级下发相应的文件和拆迁实施的方案,然后是申领房屋拆迁许可证和审核发证并发布拆迁公告,最后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和进行执行。
拆迁安置
人浏览
被征地农民的财产权有: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农地附着物所有权;征用土地获得补偿权;拒绝交地权;获得留用地权;建设用地入股权;恢复耕种权等。法律依据:《民法典》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征地拆迁标准
征地拆迁标准
在现代社会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所以对于土地的征收是十分的频繁的,这个征收的土地基本上也都是相应国家的居民的,但是很多人都是不知道这个征地拆迁的补偿方式的。那么征地
征地补偿
人浏览
征地拆迁诉讼
征地拆迁诉讼
在征地拆迁案例中,大部分产生争议的就是因为财产补偿的问题,对于财产补偿产生纠纷的话,到底能不能通过诉讼来处理,这也许成为人们所关心的重点了。那么,征地拆迁诉讼是
征地补偿
人浏览
需要看当地具体政策而定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征地拆迁如何补偿
征地拆迁如何补偿
征地补偿标准是指在市镇行政区的土地根据政府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范围内,依据土地类型、土地年产值、土地区位登记、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展
征地补偿
人浏览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