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单亲家庭,孩子放福利院要多少钱

更新时间:2023-07-27 00:48:15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是单亲家庭,孩子放福利院要多少钱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5618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1、同居子女抚养费计算为: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
(一)》第四十九条,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以适当提高或者降低上述比例。
2023-07-27 00:48:1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法律规范是什么意思
法律规范是什么意思
法律规范是指一种由国家认可或者制定的社会规范,该规范所针对的不是个别的、特定的事或人,而是适用于大量同类的事或人,并且该规范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
其他
人浏览
1、同居子女抚养费计算为: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在福利院领养孩子
怎样在福利院领养孩子
当事人可以按照以下流程在福利院领养孩子:符合收养孩子条件后,需要提交相关的证件和证明材料,到当地的民政局办理收养登记手续
婚姻家庭
人浏览
法律规范的分类
法律规范的分类
法理学论文
人浏览
1、同居子女抚养费计算为: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了现在孩子扶养费是多少
离婚了现在孩子扶养费是多少
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方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来给付抚养费;没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其全年的总收
婚姻家庭
人浏览
一般来说,去福利院领养孩子原则上没有收费的规定,但是福利院是民政部门自办自营的,所以现在很多地方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需要向福利院缴纳三万至五万的抚育费。需要注意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需要办理相关手续的哦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这个要去问福利院,或者民政局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目前车辆处理违章时,车主需要携带驾照和行驶本去车辆违章地或车辆注册地任何一个交警队或行政综合处理大厅接受处理。如果违章没有扣分的话,可以直接去工行自助缴费机或网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根据现在的社保政策时间为一个月左右。办理社保卡需提供以下资料:人二代身份证、照相馆出具的办理市民社保的照相回执单(户口不在本地的,户口在本地的只需身份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