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女朋友遇到危险能不能报警?

更新时间:2023-06-15 11:02:31人浏览
问题描述:
怀疑女朋友遇到危险能不能报警?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0817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你好,建议报警处理
2023-06-15 11:01:24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1477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法律分析:如果对方失踪超过一定时间的,你可以选择报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都应该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2023-06-15 11:01:36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619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如果对方失踪超过一定时间的,你可以选择报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控告。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都应该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2023-06-15 11:02:3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你好,建议和对方积极协商解决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遇到人身安全的威胁可以报警吗?
遇到人身安全的威胁可以报警吗?
遇到人身安全的威胁可以报警。接到报警后,公安机关会予以调查。对于威胁他人的行为人,公安机关一般会对其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
损害赔偿
人浏览
可以及时报警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陌生男子抱了可以报警吗
被陌生男子抱了可以报警吗
被陌生男子抱了可以报警。行为人无故搂抱他人的行为可以构成猥亵,猥亵具体表现为行为人为了追求性的刺激,以满足其变态性欲,对
损害赔偿
人浏览
你好,可以报警保留好证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建议起诉要求其承担民事责任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具体什么事情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分析。1.具体到当地工商局咨询。2.办理烟草证有距离规定,与已设经营户距离应不少于三十米。3.持有残疾证同等条件优先办理。法律依据:《中华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要多少律师费,可以由当事人进行协商确定,所以具体的数额,请自行与律师协商。一、按计时收费方式收费的收费标准:200-3000元/小时。二、按计件收费方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