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下针对抚恤金保险金能否作为遗产继承

更新时间:2023-05-29 10:40:48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想问一下针对抚恤金保险金能否作为遗产继承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1409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抚恤金和保险金是不能作为遗产继承的。死亡抚恤金是指国家按照相关规定对特殊人员的抚慰和经济补偿,具有一定的人身属性。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的风险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而遗产是指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且遗产包括不包括人身属性的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十条
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五条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023-05-29 10:38:39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908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抚恤金、保险金不能作为遗产继承。抚恤金、保险金是给予受害者家属的物质帮助和精神安慰,是对其家属的补偿,发放给谁则属于谁,不是受害者的个人财产,不得作为遗产继承。根据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2023-05-29 10:38:49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2671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抚恤金不能作为遗产予以继承,因为抚恤金是受害人死亡后赔偿义务人支付给受害人近亲属或法定继承人的财产损失。如果投保人在投保期间身亡的,则保险金是可以继承的。如果投保人在交费期间身亡的,只能把投保人个人交纳全部保险费,退还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则保险金不能继承。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条
国家保护自然人的继承权。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2023-05-29 10:40:4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公务员抚恤金子女分配比例是多少
公务员抚恤金子女分配比例是多少
众所周知,孩子受教育的情况,这是需要按照一定的手续进行办理的,按照一定的手续和程序进行的。那么,公务员抚恤金子女分配比例是多少?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
家庭关系
人浏览
根据《保险法》第六十四条规定,被保险人死亡后,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一)没有指定受益人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抚恤金和保险金是否能作为遗产继承
抚恤金和保险金是否能作为遗产继承
抚恤金以及保险金的赔偿金是不能作为被继承人的遗产继承的。死亡抚恤金是指国家按照相关规定对特殊人员的抚慰和经济补偿,具有一
婚姻家庭
人浏览
你好,抚恤金不是遗嘱,抚恤金是发给伤残人员或死者家属的费用。抚恤金是国家按照相关规定对特殊人员抚慰(抚慰包括精神抚慰和物质抚慰等)和经济补偿。享受抚恤金的人,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抚恤金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抚恤金是否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抚恤金如果是公民的合法财产可以作为遗产继承,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
继承
人浏览
死亡赔偿金和抚恤金都不可以继承,抚恤金、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不是遗产,不可以继承,它的给付对象是死者近亲属或抚养人,性质是对是对死者近亲属的一种经济方面的帮助或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抚恤金不是遗嘱,抚恤金是发给伤残人员或死者家属的费用。抚恤金是国家按照相关规定对特殊人员抚慰(抚慰包括精神抚慰和物质抚慰等)和经济补偿。享受抚恤金的人,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