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中如何追加新的被告

更新时间:2022-12-24 11:36:13人浏览
问题描述:
行政诉讼中如何追加新的被告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8966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当事人可以直接在行政诉讼中向法院提出要追加新的被告,或者法院也可以向当事人提出追加被告的建议;如果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但行政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的除外。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六条
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的,裁定驳回起诉。
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但行政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的除外。
第二十七条
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通知其参加;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加。
人民法院应当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查,申请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申请理由成立的,书面通知其参加诉讼。
2022-12-24 11:32:27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2530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出追加新的被告,或者法院也可以向当事人提出追加被告的建议;如果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但行政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的除外。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六条
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的,裁定驳回起诉。

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但行政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的除外。
第二十七条
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通知其参加;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加。

人民法院应当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查,申请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申请理由成立的,书面通知其参加诉讼。
2022-12-24 11:34:08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8424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行政诉讼中,一般应由人民法院通知原告追加被告。如果原告不同意追加的,则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但行政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的除外。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二十六条
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的,裁定驳回起诉。

应当追加被告而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以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但行政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的除外。
第二十七条
必须共同进行诉讼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通知其参加;当事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参加。

人民法院应当对当事人提出的申请进行审查,申请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申请理由成立的,书面通知其参加诉讼。
2022-12-24 11:36:13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怎样确定行政诉讼中的被告
怎样确定行政诉讼中的被告
行政诉讼中的被告可按下列规则来确定: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维持的,原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复议改变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在法定期
行政诉讼法
人浏览
行政诉讼中如何追加被告
行政诉讼中如何追加被告
行政诉讼中追加被告的方式为人民法院在第一审程序中,征得原告的同意后,可以依职权追加被告。若是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
行政诉讼
人浏览
不当得利如何反诉
不当得利如何反诉
不当得利人在受到诉讼的时候,会出于对自己利益的考虑进行辩护,甚至会反咬一口提起反诉。那么,不当得利如何反诉?民法典的不当得利有哪些规定?接下来,关于不当得利如何
不当得利
人浏览
行政诉讼中如何追加新的被告
行政诉讼中如何追加新的被告
行政诉讼中追加新的被告,首先人民法院需征得原告的同意,可以依职权追加或者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追加的,但如果与该案件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该行政机关可以
行政诉讼法规
人浏览
行政诉讼如何追加被告
行政诉讼如何追加被告
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案件中追加被告的方式如下:人民法院告知或通知。法律规定,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格,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
行政诉讼
人浏览
行政诉讼如何追加被告
行政诉讼如何追加被告
对于一些行政案件的审理,要了解一下具体的流程,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话,要提前准备相关的材料和证据证明一下行政诉讼方面的相关事宜。那么行政诉讼如何追加被告?下面法律快
行政诉讼法规
人浏览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在劳动合同履行地申请仲裁,二是在用人单位所在地申请仲裁。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您的具体情况和便利性。如果纠纷发生在劳动合同履行地,且您在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仲裁的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和仲裁裁决。选择时应先尝试协商,协商不成可申请调解,调解无果则向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由仲裁机构作出裁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未签劳动合同可仲裁,无需先离职。操作建议:1.收集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2.撰写劳动仲裁申请书,明确诉求;3.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书及证据;4.等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仲裁需要提交这些材料:1、劳动仲裁申请书,由申请人提交;2、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3、证据性材料。申请人与被申请人都有义务提交。法律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仲裁裁决的种类:1、先行裁决,先行裁决是指仲裁庭在仲裁过程中对已查明的部分事实作出的裁决;2、最终裁决,最终裁决是一般意义上的仲裁裁决,是指仲裁庭在查明事实、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者离职,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有效。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仲裁时效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仲裁可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