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卖房协议自己写,双方签名按手印,有法律效力么

更新时间:2022-12-18 19:08:08人浏览
问题描述:
请问,卖房协议自己写,双方签名按手印,有法律效力么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609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房屋买卖双方协议书有效。买卖双方当事人应当具有签约能力、意思表示自愿真实,买卖关系的成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合同具有对价或约因,房屋买卖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2022-12-18 19:04:16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6810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双方依法签订的房屋买卖协议有效。双方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自愿真实;协议的约定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2022-12-18 19:06:14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1790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房屋买卖双方签的协议书依法成立即有效。有效的房屋买卖协议要求当事人具有书写证明能力、意思表示自愿真实;协议内容合法、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房屋买卖关系的成立不得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不得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
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2022-12-18 19:08:0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遗赠抚养协议没签字算数吗
遗赠抚养协议没签字算数吗
要依据遗赠抚养协议上是否具有按指印等行为来确定没签字的遗赠抚养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既没有按指印也没有签字盖章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其遗赠扶养协议未成立
继承法
人浏览
依法成立的购房协议是有效的。《合同法》第八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不盖章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不盖章的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合同不盖章的没有法律效力,如果当事人签名或者按指印的有法律效力。或者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具有法
合同法
人浏览
协议签名不盖手印有效吗
协议签名不盖手印有效吗
法律上对于合同签字还是盖章有效的问题,一般来说,只要有其中之一都是有效的,但按照我们的习惯来看,我们最常使用到的就是在合同末尾签字。那么,协议签名不盖手印有效吗
合同的订立
人浏览
签离婚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签离婚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离婚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而达成的协议或者意见。离婚协议书则是离婚协议的书面形式。那么,签离婚协议有法律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婚前协议,有签名,没按手印,为有效协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协议离婚签字是否有效
协议离婚签字是否有效
协议离婚签字并不是一定有效的,还必须是双方在民政局拿到离婚证之后,才发生法律效力。且离婚协议书中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
婚姻家庭
人浏览
离婚协议生效后能反悔吗
离婚协议生效后能反悔吗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离婚协议生效后
婚姻家庭
人浏览
手写的合同是有效力的,《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只有买卖双方的协议书,不经过买卖房屋登记,就没有所买的房屋产权,在物权上是不生效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因为除非经过仲裁或者法院认为无效,否则就推定有效。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所以,合同或协议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并根据合同或协议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判原则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判原则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判原则如下:双方可以先行私下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
房地产法
人浏览
你好,买方没有签字,没有法律效力。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现房交易税费由买家还是卖家承担
二手现房交易税费由买家还是卖家承担
二手现房交易税费由买卖双方一同承担。买家需缴纳房款1.5%的契税、0.05%的印花税、交易费、测绘费、权属登记费取证费;卖家需缴纳交易费、房款0.05%的印花税
房地产法
人浏览
你好,夫妻间的协议,只要是在双方自愿的原则上订立的,并且不违反法律规定,不存在明显的不公平就有法律效力。 根据《婚姻法》第十九条:“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公积金贷款可用于购买住房,包括整栋住房。但需注意贷款条件、额度及还款方式。若出现贷款申请被拒或额度不足,应及时咨询专业人士。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现房抵押贷款要多久放款呢
二手现房抵押贷款要多久放款呢
二手现房抵押贷款一般三周左右放款,具体可以咨询当地银行。借款人在银行开立活期存款帐户后准备贷款要求的资料,面签银行、银行报卷和审批;银行审批通过后通知借款人审批
房地产法
人浏览
购房协议和购房合同不同。购房协议是购房前的初步协议,为正式购房合同作担保。购房合同则更正式,用于明确房屋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根据具体情况,双方可先签协议再签合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房离婚怎么分割
二手房离婚怎么分割
二手房离婚分割如下:属于个人财产的分割给个人,属于共同财产的房子夫妻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双方有协议的,按照协议进行分割处理;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可以根据出资人、出资
房地产法
人浏览
购房意向金可以退回。购房意向金不同于定金,没有法律上的担保性质。如果购房人交付购房意向金后,没有继续购买房屋的意向,可以向房地产开发商要求返还。若开发商拒绝退还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买卖二手房是否还要土地转让证
买卖二手房是否还要土地转让证
买卖二手房需要土地证。房屋和土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办理二手房买卖过户手续时,当事人必须提供身份证、房产证、土地证、完税证明等资料,没有土地证的二手房无法办理登
房地产法
人浏览
拆迁公示后,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货币补偿、产权置换或二者结合。选择哪种方式应考虑个人需求、补偿金额与市场房价等因素,以确保自身权益最大化。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房网签了以后卖家可以不可以再修改
二手房网签了以后卖家可以不可以再修改
二手房网签了以后经双方协商卖家可以再修改。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内容的修改属于合同变更行为,必须合同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合意,达成合意后对修改事项双方签字确认即产
房地产法
人浏览
可以起诉。操作建议:1.收集购房合同、付款凭证等证据;2.向开发商发出书面催告,要求履行办证义务;3.如开发商仍不履行,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退房并赔偿损失。注意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遇到了安置拆迁房问题的,可以与当地的征收拆迁补偿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对于被侵犯的权利可以提起诉讼来解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详询当地拆迁部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向当地政府进行具体了解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