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执行完毕后多久恢复征信

更新时间:2022-12-04 10:51:04人浏览
问题描述:
法院执行完毕后多久恢复征信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620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法院结案之后恢复征信的方法有:
1、被执行人一履行或者附一院一执行完毕的,向失信信息管理部门提交生效的法院文书;
2、被执行人向法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法院同意的;


3、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一)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
(二)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
(三)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
(四)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
(五)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
(六)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
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有纳入期限的,不适用前款规定。纳入期限届满后三个工作日内,人民法院应当删除失信信息。
2022-12-04 10:46:28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5405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失信被执行人的个人征信不存在恢复问题,征信的相关记录会一直存在,只是失信人还清欠款之后,不再存在欠款等信用问题,也可以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征信审核。征信就是专业化的、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为个人或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依法采集、客观记录其信用信息,并依法对外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一种活动。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2022-12-04 10:48:18
债权债务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6486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强制执行多久恢复征信要看行为人是否履行完毕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有其他法定的恢复征信情形的。如果行为人已按照法律文书的内容履行完毕,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会在三日内删除失信信息,恢复征信。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十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删除失信信息:
(一)被执行人已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或人民法院已执行完毕的;
(二)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且已履行完毕的;
(三)申请执行人书面申请删除失信信息,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
(四)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通过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两次以上,未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且申请执行人或者其他人未提供有效财产线索的;
(五)因审判监督或破产程序,人民法院依法裁定对失信被执行人中止执行的;
(六)人民法院依法裁定不予执行的;
(七)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2022-12-04 10:51:0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买卖合同法院判决后多久执行
买卖合同法院判决后多久执行
买卖合同是一方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另一方,另一方支付价款的合同,转移所有权的一方为出卖人或卖方,支付价款而取得所有权的一方为买受人或者买方,买卖合同履行的过程中
合同的履行
人浏览
在原债务人偿还债务或者你偿还债务的情况下,在个人征信记录在五年后就会被删除,就可以恢复正常征信。如果原债务人或者担保人尚未还清债务,担保人将一直是失信被执行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多久受理
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多久受理
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受理。人民法院若是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就是提
刑事辩护
人浏览
多少钱法院会强制执行
多少钱法院会强制执行
有的人在诉讼之后,即使拿到判决书,被告方也耍赖不执行,这时候就十分令人困扰。虽然知道可以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又不知道多少钱法院才会受理。今天法律快车小编将为大家解
刑法
人浏览
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期限是多久
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期限是多久
对于强制执行这种手段,大多数人的了解仅限于它是一种判决后强制被告执行判决的行为,其他更深入的却是一无所知。那么,法院强制执行申请期限是多久呢?法律快车小编将为您
刑法
人浏览
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一般履行了义务后就能从中删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被执行人认为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错误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薪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要多久
欠薪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要多久
欠薪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后,一般6个月内执行结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规定,人民法院执
劳动法
次播放
强制执行申请后法院多久会受理
强制执行申请后法院多久会受理
强制执行是指当事人不根据相关判决结果履行时,受害人可以以此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对方必须要履行判决的结果。但强制执...
强制执行
人浏览
可以找办案人协商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院强制执行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1、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2、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3、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4、搜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构的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执行完毕后可以恢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刷卡套现违法吗有什么法律制裁
刷卡套现违法吗有什么法律制裁
刷卡套现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数额较大的,还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或者非法经营罪。我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非法经营行为,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
互联网金融法
人浏览
申请强制执行,在生效的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两年内,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被执行人所在地或者主要财产所在地法院立案,立案时同时要填写法院固定执行申请书,也可以自行书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支付宝把钱转错到别人账户可不可以拿回来
支付宝把钱转错到别人账户可不可以拿回来
当事人在支付宝中把钱转错到别人账户的情形下是可以拿回的,对方属于不当得利的情形,应当对该转错的款项进行返还。《民法典》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
互联网金融法
人浏览
网上贷款银行卡号填写错了,需要立即联系贷款平台修改银行卡信息,如果已经放款,那么,最好找放款银行冻结资金,然后申请平台垫付解冻资金,借款人千万不要自行支付所谓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互联网合同何时成立
互联网合同何时成立
互联网合同的成立时间为当事人接受合同,签署电子签名的时间;互联网合同属于书面合同的一种,与纸质合同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我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
互联网金融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贷款服务费的收费标准视各地情况而定。贷款服务费一般由银行收取,也有由帮助办理贷款业务的第三方收取的。法律依据:《个人贷款暂行办法》第十一条个人贷款申请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社保卡的金融账户有什么用
社保卡的金融账户有什么用
社保卡的金融账户的作用包括有:可作为持卡人享有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权益的电子凭证;信息记录、信息查询、业务办理;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借记功能等。
互联网金融法
人浏览
网上贷款银行卡号填写错了,需要立即联系贷款平台修改银行卡信息,如果已经放款,那么,最好找放款银行冻结资金,然后申请平台垫付解冻资金,借款人千万不要自行支付所谓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网络投资平台被骗怎样可以追回
网络投资平台被骗怎样可以追回
当事人在网络投资平台被骗的,可以通过向公安机关报警,待公安机关对涉案款项进行追回。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互联网金融法
人浏览
若被假网贷骗已签合同,应立即报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任何发现犯罪事实者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报警可促使警方及时立案、追捕犯罪嫌疑人,并可能追回损失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微信转账记录能立案吗
微信转账记录能立案吗
微信转账记录是可以作为公安机关刑事立案的证据的,同样也可以作为人民法院进行民事诉讼立案的证据。《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立案条件包括: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
互联网金融法
人浏览
铂银贷线下核实身份的做法较为常见,但务必谨慎。核实身份需确保平台合法且个人信息安全。若涉及高额费用或信息泄露,应及时咨询律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你没有故意提供错误的卡号,通常不需要对平台方填错卡号导致的资金冻结承担法律责任。这更多可能是平台方的过失。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网贷逾期不直接导致低保取消,但可能间接影响。具体影响需看当地政策。若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建议咨询当地民政部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是诈骗行为,提高警惕。资金冻结非银行操作,而是骗子套路,无需理会,可挂断电话。若不确定,建议联系正规网贷平台求证,避免上当受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