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二审判决下来,一直年年要就是不给,我该怎么办?

更新时间:2019-04-23 10:29:22人浏览
问题描述:
您好。我2009年经人介绍给一个开发商建了一栋二层小楼房。到现在一分钱没有拿到,2015年将他告到法院,一审法院判决被告给付工程款并支付银行同期贷款利息。被告上诉至中院以垫资为由不出利息。中院发回重审,今天二审判决下来,要求被告支付工程款。但不支持利息,我不知道该不该上诉。因为当时没有合同也没有决算,一直年年要就是不给,拖到现在八九年了,我当时是用民间借的高利贷,现在每年赚点钱还不够还利息,我该怎么办?被告是开发商有人有钱。。。。今天二审判决下来,一直年年要就是不给,我该怎么办?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5523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借高利贷的条件
高利贷是一种不受法律保护的借贷关系,至于借高利贷要满足什么条件,我国法律中并没有做出规定,一般是根据各个高利贷人或高利贷公司的规定来确定借贷条件的。但针对银行方面的借贷,我国却有一定的规定。
借款人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具有稳定职业、稳定收入,具有按期偿付贷款本息的能力的自然人,年龄在18-60岁之间,包括港澳台以及外籍人士。另外,借款人的实际年龄加贷款申请期限不应超过70岁。
由于不同的贷款类型,申请贷款条件和材料都不一样,以下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贷款所需的条件。
(一)个人信用贷款
个人信用贷款是目前时尚的贷款方式,申请此类贷款需要的条件有:具有二代身份证、稳定的工作证明、收入证明、贷款用途证明;个人信用状况良好;对借款人的收入也有一定条件的限制,一般会要求借款人月均收入不低于4000元。
在提交相关申请资料后,银行审核通过就可以申请到月收入的5-8倍的贷款。
(二)房屋抵押贷款
越来越多人选择房产抵押贷款就在于,贷款利率一般为基准利率,还贷压力较小。
那么申请该类贷款需要什么条件呢?一般来说,除了对贷款人收入信用方面有较强的要求外,房屋的年限还要在20年以内,房屋面积大于50平米;房屋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抵押贷款额度一般不得超过房屋评估值的70%。
这样在提交相关资料、银行审核通过后,就可以申请到最高不超过1500万、期限最长20年的贷款。
(三)房屋按揭贷款
目前很多人购房申请房屋按揭贷款,所需要的条件一般来说:具有有效身份证及婚姻状况证明;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还款意愿;稳定的收入;所购住房的商品房销售合同或意向书;具有支付所购房屋首期购房款能力;在银行开设个人结算账户以及具有有效的担保。
在满足以上条件后,将申请资料提交银行即可,由银行审核决定是否放款。
(四)个人户贷款
个体户已经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部队了,个体户融资贷款需要的条件有: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当地户口;有本地固定的经营场所,且收入稳定;能提供合法的抵(质)押物;在贷款行开立存款账户。
在满足以上条件后,将银行要求的资料提交审核即可。
2019-04-23 10:17:16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2915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商量,如果商量不能解决,则能够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组织投诉投诉;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2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议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纷争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能够向法院提诉讼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奏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隶属劳动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19-04-23 10:22:37
民事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782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p2p借贷是否属于高利贷,需要具体分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第二十六条规定: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019-04-23 10:29:22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0770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没有租赁合同,属于不定期租赁合同,房东可以随时解除合同。协商不成,到法院起诉解决。
1、关于租赁合同问题,没有签订租赁合同,视为不定期租赁,只要贵方留一个合理期限让她搬走就可以了。如果对方拒绝搬迁,可以依法起诉。
2、租赁合同价格,没有具体约定的,可以参照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要求。另外请注意要求赔偿损失至她将房屋实际交付之日,免得诉讼阶段的损失无法得到赔偿。
2019-04-23 10:29:12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刑事案件经过二审后,不服判决还能继续上诉吗?
刑事案件经过二审后,不服判决还能继续上诉吗?
刑事案件中,当事人不服一审的判决,如被告人不服一审法院的有罪判决、或者认为处罚过重,受害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的无罪判决...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
人浏览
1、如果基层法院执行不作为,建议申请提级执行;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2012修正)第二百二十六条【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案件经过二审后,当事人不服判决还能上诉吗?
案件经过二审后,当事人不服判决还能上诉吗?
刑事案件中,当事人不服一审的判决,如被告人不服一审法院的有罪判决、或者认为处罚过重,受害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的无罪判决、或者认为...
刑事诉讼知识
人浏览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准予或不准离婚应以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为区分的界限。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应当从婚姻基础、婚后感情、离婚原因、夫妻关系的现状和有无和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审判决
二审判决
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行政案件后,根据不同情况,可以作出维持判决和依法改判两种类型的判决:1.维持判决。即二审人民法院通过对上诉案件的审理,确认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
行政判决
人浏览
根据《刑法》第313条的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关于“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的范围,根据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是二审判决中的维持原判?
什么是二审判决中的维持原判?
二审判决是人民法院在第二审程序中就上诉案件作出的判决。二审判决中的维持原判是指二审人民法院通过对上诉案件的审理,确认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从
行政第二审程序
人浏览
一审判决以后,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为上诉期,未上诉的,十五日过后就生效。根据判决书会说明被告的给付时间的,一般表述为:判决生效之日起或判决生效*日之内支付多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前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书面的《执行通知书》,不能通过电话通知或者让申请人通知。如被执行人对法院执行工作有异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审发回重审还开庭吗?
二审发回重审还开庭吗?
二审发回重审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一般开庭审理的,需要在开庭前3日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诉讼
人浏览
刑事拘留期限可以折抵刑期。被判处拘役、有期选型的,徒刑从法院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刑之前的先期羁押可以相应的折抵刑期。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刑期可以从被关押开始计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诉讼一审可以不开庭审理吗
民事诉讼一审可以不开庭审理吗
民事诉讼一审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的可以不公开审理。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
诉讼
人浏览
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商量,如果商量不能解决,则能够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组织投诉投诉;(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审裁定书可以不开庭吗
二审裁定书可以不开庭吗
关于二审案件,是否需要开庭审理,需要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属于必须开庭审理的案件,可以不开庭审理。根据《民事诉讼
仲裁
人浏览
交通事故认定书对方不签字,不影响责任认定的法律效力,送达对方即可。《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八条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以下内容:(一)道路交通事故当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行政诉讼一审可以不开庭审理吗
行政诉讼一审可以不开庭审理吗
行政诉讼一审不可以不开庭审理,一审必须开庭审理。《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
其他
人浏览
不执行法院遗产判决的该怎么办?
不执行法院遗产判决的该怎么办?
对拒不执行有关遗产继承判决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有关个人和单位应负协助执行的责任。
财产继承
人浏览
一方不同意离婚的,另一方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离婚,是否判决离婚需要看双方之间夫妻感情是否破裂,如果破裂法院会依法判决离婚。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二审判决不服可上诉吗
离婚二审判决不服可上诉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离婚二审判决是终审的判决,无法再申请上诉,当事人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第
离婚
人浏览
有证的拆迁安置房可以买卖,交易也与普通房屋没有差别;对于无证的拆迁安置房,要分清情况,主要注意这几个问题:(1)调查清楚拆迁前的产权性质,如果拆迁前具备产权证,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