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是不是在辞职一年内才能申请劳动仲裁?我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要回项目奖金?

更新时间:2019-02-15 23:56:45人浏览
问题描述:
律师您好,我去年10月辞职,辞职时项目奖金没有发放,但跟公司签有带项目单的协议,约定去年年底给一半奖金,剩下的等公司收到项目款再发放,去年年底公司已经发放一部分,由于我离开公司不清楚公司的账务情况,我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是不是在辞职一年内才能申请劳动仲裁?我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要回项目奖金?我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是不是在辞职一年内才能申请劳动仲裁?我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要回项目奖金?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028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如果劳动者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辞职到期以后,用人单位是不能克扣劳动者工资的,如果劳动合同中有约定有关年终奖的,用人单位是不能扣除劳动者年终奖的。  是否发放年终奖,属于用人单位的工资自主权,但是如果劳动合同或者公司规章制度里有员工年终奖数额或者计算方式,且劳动者付出了劳动,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年终奖金。在实践中,如果劳动者想保护自己的“年终奖”,就应该和用人单位签订周密的劳动合同,并对年终奖进行细致约定。  
一、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你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你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3、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你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你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你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你承担。  
二、你可以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通知(也就是通俗说的辞职信、辞职报告),这样便于保留证据。用人单位不支付你工资或不为你办理离职手续,你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三、相关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37、
38、
46、
47、50条。
2019-02-15 23:31:52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786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工伤劳动仲裁申请程序:
劳动仲裁与一般的民事诉讼程序相似, 只是没有那么严格时间和程序的要求, 但也包括仲裁庭调查(举证, 质证), 辩论和裁决等过程.第一步提出工伤申请,第二步工伤认定部门接受申请,第三步工伤认定部门作出是否工伤的认定,第四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第五步由社保局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否则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不自愿承担,申请劳动仲裁。
工伤赔偿发生争议,劳动者需要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于劳动仲裁的结果不满意的才可以起诉到法院,是必经程序。
2019-02-15 23:38:50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7789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等法规的规定,工伤职工与用人单位就工伤发生争议,要想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必须先申请工伤认定,而认定工伤的前提必须是双方存在劳动关系;认定工伤后,还需要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最后职工才能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待遇。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2019-02-15 23:49:13
综合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0281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2019-02-15 23:56:4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法院强制执行探望权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法院强制执行探望权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法院对探望权的强制执行是指,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
探望权
人浏览
公司辞退员工,在单位没有违法的情况下,一般是工作每满一年给予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如果有违反劳动法情况,则要结合具体违法情况确定具体方案。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
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
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如下:1、争议发生后一年内申请仲裁,递交仲裁申诉书;2、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之日起五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
劳动法
人浏览
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条件是什么?
采取强制执行措施的条件是什么?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纳税担保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缴纳所担保的税款,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经县以上
税法知识
人浏览
采取保密措施的方式有哪些?
采取保密措施的方式有哪些?
采取保密措施,包括订立保密协议,建立保密制度及采取其他合理的保密措施。
商业秘密保护
人浏览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材料:1、申请书。申请书一式三份,递交仲裁委两份,申请人留存一份。被申请人为共同当事人时,申请书一式四份,递交仲裁委三份,申请人留存一份。申请书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申诉应提交哪些材料
申诉应提交哪些材料
1、再审申请书或申诉状,应当载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申请再审或申诉的事实与理由;2、原一、二审判决书、裁定书等法律文书,经
刑事辩护
次播放
如果劳动者提前一个月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辞职到期以后,用人单位是不能克扣劳动者工资的,如果劳动合同中有约定有关年终奖的,用人单位是不能扣除劳动者年终奖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建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这种违法行为,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你还要找一些同事为你作证证明单位拖欠工资;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九条【劳动监察】用人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资转账记录,社保记录,劳动合同,工牌等;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提交申请书和证据材料。建议委托律师办理,具体可来电咨询。
全部1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关系等证明。咨询劳动部门
全部8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低保户死亡还有什么补助吗
低保户死亡还有什么补助吗
低保户死亡后没有补助。低保是最低生活保障金,不是低保老人丧葬费补贴金,按规定没有。农村低保户被纳入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享受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些扶贫政策
劳动法
人浏览
如果未取得合法的手续,可以向相关部门反映和举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分包单位可以再劳务分包吗
分包单位可以再劳务分包吗
分包单位不可以再劳务分包。劳务分包是施工行业中的普遍做法,法律在一定范围内允许,但是禁止将承揽到的分包作业再分包给其他的公司,除总承包合同中约定的分包外,分包行
劳动法
人浏览
保险要求补交。申请仲裁需要身份证、申诉书、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其他相关证据。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可以向下列组织申请调解: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若是用人单位与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人清包工需要资质吗
个人清包工需要资质吗
个人清包工通常不需要资质。清包工是指业主自行购买所有材料寻找装修公司、装修队伍或者劳务公司、工程服务公司施工的工程承包方式。业主无需具备资质,装修公司、装修队伍
劳动法
人浏览
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并且赢了的,如果仲裁的另一方当事人没有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另一方就应当按照仲裁裁决书履行责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是多少
2022年北京社保缴费的养老保险基数范围在3613元-26541元之间,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则为5360元到29732元之间,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则为4713元到2
劳动法
人浏览
仲裁费用收取按照双方争议金额的大小按递减比例收取仲裁费用,主要包括案件受理费和案件处理费。案件受理费的具体标准由仲裁委员会在仲裁案件受理费表规定的幅度内,并经当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的社保到退休年龄没有交10年该怎么办
女的社保到退休年龄没有交10年该怎么办
女性职工的社保若到了退休年龄没有缴纳够10年的,可以在社保经办机构办理一次性补缴的手续。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
劳动法
人浏览
可以的,单位不为员工缴纳社保费用是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并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的。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还会不会减免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还会不会减免
企业缴纳五险一金的费用还是可以减免的,但是需要企业主动申请减免,有关部门是不会主动对其进行减免的。我国《社会保险法》规定,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劳动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