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研究生后原单位不给人事档案,但工作期间并未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现在要怎么处理?

更新时间:2019-02-28 17:19:45人浏览
问题描述:
考上研究生后原单位不给人事档案,但工作期间并未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所在单位是审计局,招考进去时承诺给编制,但截至目前工作将近两年也未能落实编制,之前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参加过一次培训,培训费用由省厅统一拨付,现在要怎么处理?考上研究生后原单位不给人事档案,但工作期间并未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现在要怎么处理?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1481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据悉,目前有许多劳动者因与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遇到纠纷后,无法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的劳动关系,使维权陷于被动,也无法得到新劳动合同中关于双倍工资的索赔。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如何举证证明双方的劳动关系成了劳动者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如何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形下,证明双方的劳动关系。劳动者首先应该证明劳动者与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在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要想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可以采用下面几个证据:  
1、社会保险记录  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是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2、工资发放记录  如盖章的工资条、工资卡的银行记录  
3、胸卡、门禁卡、工作证、工作卡或工作记录单(表)  
4、房贷收入、缴税证明  可以以买房买车贷款为由让公司开据收入证明。  
5、考勤卡  最好原件,且有公司的公章之类的。  
6、工资支付证明、拖欠工资的书面证明等  最好有原件。  
7、代表公司签署的商业合同、文件、以及授权书、出差的相应证据等  最好有原件。  
8、工作记录、出差的相应证据等  最好有原件。  
8、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的记录  
9、同事的证人证言,最好由在职的同事进行证明  
10、录音  在和用人单位交涉离职过程中,进行一下录音,以证明辞退事实的发生及单位的拒不出具辞退证明的事实。我们办理的许多案子,就利用这种证据达到了胜诉的目的。  为了达到索赔成功,只证明了双方的劳动合同关系还远远不够,还要证明劳动者的工资,工作年限等等,这些都需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细心工作。
2019-02-28 17:06:19
综合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536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你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但在申请仲裁时你应当提供基本证据证明自己与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如工牌、上班打卡记录、二位以上的同事证明、你代表公司对外是否签订过合同等;你的工资及补助标准属于公司掌握管理的,应由公司提供,否则,由公司承担不利后果;你可以依法向公司主张二倍的工资。
(上述意见供参考)
2019-02-28 17:14:19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8046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2、《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19-02-28 17:18:08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9206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八十一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19-02-28 17:19:4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未续签劳动合同,企业如何处理?
未续签劳动合同,企业如何处理?
在劳动合同到期后,有的员工不愿意续签劳动合同,其根本原因并不是向个别HR认为的想借此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而是在于有其他多种原因。由于支付双倍工资的时效在未
劳动合同纠纷
人浏览
关于劳动合同纠纷: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合同怎么签
劳动合同怎么签
首先,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就算是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其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1、用人单位的
劳动法
次播放
职工与单位签订了正式劳动用工合同,但档案未调入单位,单位是否
职工与单位签订了正式劳动用工合同,但档案未调入单位,单位是否
凡是与单位签订正式劳动用工合同,且工资由单位支付的职工,无论其档案是否调入单位,单位均应为其建立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
人浏览
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
正文:问题:我公司现在还没给签劳动合同,请问这样的公司还能呆下去吗?答复:您好,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案例
人浏览
员工辞职并不需要单位批准,只要员工提前三十天以书面的形式通知单位即可。而员工在重病期间,应该请假治疗。如果员工辞职之后,单位是不会再为员工缴纳社保,员工就不能使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职工合同到期后怎么办
职工合同到期后怎么办
职工的劳动合同到期后,如果符合签署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如果不符合签署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法
次播放
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者不签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单位不配合调档,您可以诉讼解决,需要帮助请电话联系我们。
全部8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母留下的宅基地如何确权
父母留下的宅基地如何确权
父母留下的宅基地确权需遵循法定程序,包括申报、权属调查、审核与公告、登记注册等。土地证是宅基地确权的最终凭证,其颁发需遵循《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依据。
宅基地
人浏览
你好,提前一个月通知单位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司机受伤车险赔吗
司机受伤车险赔吗
司机在交通事故中受伤,若车辆购买了交强险,保险公司会赔偿。赔偿标准涵盖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等,但超出限额部分需自行承担。
交通事故保险
人浏览
警方把银行卡给冻结了的可能严重。一般银行卡被警方冻结的原因:1、用户的银行卡信息可能被不法分子获取,警方为了保护用户的资金及信息安全,对持卡人进行了银行卡冻结。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a2驾照多大年纪降级
a2驾照多大年纪降级
a2驾照降级年龄为60周岁,需前往车管所换领小型汽车或自动挡驾照。降级后,驾驶员将不能驾驶大型车辆。了解降级规定,确保安全驾驶。
刑事责任年龄
人浏览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需要家长陪同,且有效期只允许五年。需要携带以下证件:父母的身份证、孩子的户口簿、孩子的出生证明、学籍证明(未上学的可以不必带),以上证件均为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事故中交警扣车多少个工作日必须放车
交通事故中交警扣车多少个工作日必须放车
交通事故中交警扣车时长因案情复杂度和检验鉴定时间而异。一般情况下,结论确定后五日内应归还车辆。扣留车辆需遵循法律规定,当事人可投诉超期扣留。
道路交通安全法
人浏览
您好,具体是什么情况嗯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网络贷款了怎么办
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网络贷款了怎么办
在本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网络贷款,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保留证据。身份证被冒用将承担法律责任,可申请撤销或更正记录。遭遇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可协商、诉讼或报案。
房地产开发贷款
人浏览
实际中,身份证过期补办一般需要一个月左右,但是最迟会在60天之内发放新的身份证。如果交通不便的,时间可能会长点,但最长也不会超过三个月。如果急需身份证的,可以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病假给最低工资标准合法吗
病假给最低工资标准合法吗
病假期间支付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合法,需视情况而定。病假工资可低于最低工资标准,但不得低于其80%。具体政策因地区、行业而异,劳动者应了解并维护自身权益。
最低工资标准
人浏览
你好,申请低保需要提交一下信息:1、低保申请书、承诺书、授权书;2、身份证、户籍索引复印件(原件备查);3、家庭成员收入状况证明;4、残疾人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原告可以撤诉报告必须应诉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沟通协商解决返还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存在风险,建议谨慎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