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同样赡养父母,而父母只把财产给其中一个子女,另外两个能继承吗

更新时间:2018-07-13 09:51:06人浏览
问题描述:
子女同样赡养父母,而父母只把财产给其中一个子女,另外两个能继承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542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婚姻法》第21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可见,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这种义务是以父母子女之间的身份关系存在为前提的,只要父母子女关系存在,子女有负担能力,子女就应无条件的履行赡养义务,而不能通过签订协议予以免除。
  在现实生活当中,有的子女以放弃继承父母遗产为理由,拒绝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是法律所禁止的。对于借故逃避赡养义务的子女,有关组织、单位应当给予批评教育,促使其改正错误,父母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作出判决。
子女拒不执行人民法院有关支付赡养费的判决、裁定的,父母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赡养是子女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需的生活用品和费用,具体是指子女为无劳动能力的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的衣、食、住、行提供保障。
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是无条件的,直至父母死亡为止。不跟父母共同生活的子女,应当根据父母的实际需要,付给赡养费。有多个子女的,可根据各自的经济情况,共同承担赡养父母的义务。
赡养费的数额,应根据子女的经济条件和父母的实际需要确定,一般不得低于子女本人或者父母所在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  扶助是指子女应在日常生活中对父母给予照料侍奉。特别是对由于年老、体弱、生病而生活不能自理的父母,子女应当进行照料和侍奉。
这里的子女包括、、养子女、与继父母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不能认为赡养扶助父母仅仅是支付赡养费,应当认识到扶助父母也是子女对父母的法律义务。
2018-07-13 09:37:01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6526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赡养和继承权的放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是无条件的,无期限的。继承权的放弃,是指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自愿做出不继承遗产的意思表示。
继承权的放弃是单方法律行为,只要权利人单方做出放弃的意思表示,就发生放弃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5条明确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这表明,子女对父母履行赡养义务,是法定的义务,是无条件的。  根据继承法律的规定,子女是第一顺序的继承人,享有继承遗产的权利。继承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是完全可以放弃的,但是与履行赡养义务没有必然联系,不能以此为由解除法定的赡养义务。
  更何况,放弃继承权的表示,只能在被继承人死亡后、继承开始前作出,才具有法律效力。当父母还在世的时候,放弃继承权是不可能做到的。  放弃继承权不能能免除赡养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十一条规定,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
第十一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籍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第十二条规定,赡养人对患病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和护理。
第十五条规定,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2018-07-13 09:43:26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3322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你好,子女的财产父母有权继承,父母的财产子女有权继承,前提是法定继承处理遗产。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2018-07-13 09:51:0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子女财产的继承
子女财产的继承
现如今有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出去打工,在家待着花爸妈挣来的辛苦钱。按照常规来说,父母的财产一般是由自己的子女来继承的,但在法律上,父母可以选择处分自己财产的方式,并
财产继承
人浏览
进行遗赠时,要满足遗赠的条件,即立遗嘱人在立遗嘱时,须有完全行为能力,遗嘱须意思表示真实、自愿、合法,受遗赠人须在遗嘱生效时存在、未亡。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无子女遗产谁继承
无子女遗产谁继承
无子女的被继承人死亡后,若留有遗嘱的,遗产由遗嘱指定的继承人继承;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采取法定继承的方式继承遗产,遗产由
继承
人浏览
父母能继承子女的遗产吗?
父母能继承子女的遗产吗?
市民乔先生:我儿子因车祸去世后,儿媳妇便提出分配他的遗产。请问我有权继承我儿子的遗产吗?盈科所刘政操律师:根据《继承法》的规定,被继承人如果先于父母去世,其财产
继承动态
人浏览
离婚父母的子女有权继承父母的遗产
离婚父母的子女有权继承父母的遗产
离婚父母的子女有权继承父母的遗产李小妹的祖父母早已过世,父母在她8岁的时候离婚。双方因房产分割达不成协议,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判决其父母房产各占一半,二楼归父亲
继承法案例
人浏览
孝敬父母、赡养老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赡养老人并不仅限于支付赡养费,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规定,赡养除了经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继子女有继承权吗
继子女有继承权吗
继子女有继承权,但需要满足有扶养关系,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
继承
人浏览
赡养和继承权的放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是无条件的,无期限的。继承权的放弃,是指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自愿做出不继承遗产的意思表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根据你的陈述,子女在继承父亲遗产时无年龄限制,理由如下:《继承法》规定,配偶、父母、子女为第一顺位继承人,其中子女既包括成年子女也包括未成年子女,并无年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婚姻法》第21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可见,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这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户口随父母不影响你们的平等继承权,如父母亲没有立下遗嘱,二个子女平分遗产。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是不需要交税的,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的房屋权属变动这一情形无需缴纳契税。此外,对于法定继承人之间继受土地、房屋权属的情形,也无需缴纳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产权人有权处理自己的财产。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分配财是由夫妻双方协议分割;如果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属于男女双方的共有财产才能分割
继承法
人浏览
如果是父母的赠与,其他子女没有继承权。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关于无房产证情况下房屋遗嘱的效力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判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如果房屋虽无房产证但合法,或者能通过其他方式证明其合法性,那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时效是三年。继承权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
继承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一、退休职工死亡未火化可以领取抚恤金,只要有死亡证明就能领取丧葬费和抚恤费。死亡者遗属领取丧抚费时需携带死亡证明、销户证明、领取人关系证明和领取人身份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不要继承税。我国现在还未征收遗产税。法定继承人继承房产不需要交税,而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继承房产的,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如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丧失继承权。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会导
继承法
人浏览
您好,这种情况您可以进行遗嘱公证。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要看房子的估值。继承父母房屋需要缴纳的税有印花税等。一般契税是3%,印花税是0.05%,法定继承人继承土地、房屋权属时,不征收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你好,可以的,有没有遗嘱呢?可电帮你研究下
全部8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属于因工死亡的,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属于因为人身损害死亡的,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