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公司上班5年,上个月因为怀孕流产了,从7月17号至7月31号请的产假,请问这样算合法吗?

更新时间:2018-12-28 13:04:31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在公司上班5年,上个月因为怀孕流产了,从7月17号至7月31号请的产假,但是公司把我的工资按事假算,请问这样算合法吗?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398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产假98天,另按各地规定延长产假;产假期间,停发工资改发生育津贴。
一、关于产假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产假98天,其中包括产前15天。
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另根据《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和各地规定,女职工合法生育的,可以延长产假,具体延长的天数,由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规定。
二、生育津贴
根据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停发工资,改发生育津贴。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按所在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支付;没有参保的,由所在单位按产假前工资标准支付。
《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二十五条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国务院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第八条 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2018-12-28 12:36:42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6153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1、劳动法62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天的产假。
2、《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第8条规定: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3、产假期间,国家法律规定是一切待遇不变。你是底薪加提成,你可以向公司提出以你一年的平均工资作为你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4、国家法定的产假期为90天。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对产假时间另行规定,但不得低于法定标准。
2018-12-28 12:40:06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309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按规定是给的是全额工资,而不是支付基本工资。 由于公司为你缴纳了生育保险,所以产假工资也叫生育津贴是由社保中心进行核定并支付的。一般是先休完产假之后,职工将社保中心要求的材料交到公司,由公司去办理相应的领取,再转付到你手中。
如停缴社保,可以向劳动监察或社保部门投诉解决。
2018-12-28 13:04:31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3360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的规定,请事假应按月平均计薪天数
21.75天来折算扣除工资。企业也可以选择按每月实际工作日来扣除。计算基数应为你们合同中约定的基本工资为基数来计算。
2018-12-28 12:50:1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2011年春节休假:2月可休息12天!
2011年春节休假:2月可休息12天!
根据国务院最新规定,2011年春节休假安排如下:2月2日(农历除夕)至8日放假调休,共7天。1月30日(星期日)、2月12日(星期六)上班。实际上,从日历上可以
工时休假
人浏览
《劳动法》给予了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一系列的特殊保护,比如在怀孕期间不得安排女职工从事一些劳动强度大的工作等。法律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怀孕期间工资怎么发放
怀孕期间工资怎么发放
1、工资待遇不变;2、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按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
劳动法
次播放
2010年春节放假7天2月13-19日
2010年春节放假7天2月13-19日
广东省政府办公厅昨日下发通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有关通知精神,春节放假时间为2月13日至19日,共7天;20日(星期六)、21日(星期日)上班。不能停止生产和工作
劳动法动态
人浏览
孕满4个月流产可享42天产假
孕满4个月流产可享42天产假
核心内容:《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公布施行,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我国规定女职工怀孕满4个月流产可休42天产假,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婚姻法栏目为您详细介绍,谢谢您的捧
计划生育
人浏览
我国《劳动法》对女职工实行特殊保护,女职工在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和福利待遇。公司扣发产假期间的效益工资、差旅补贴、午餐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2020年病假工资如何计算
2020年病假工资如何计算
病假工资的计算基数和计算系数确定后,便可计算出病假工资的数额。病假工资=(计算基数/21.75)×计算系数×病假天数。职
劳动法
人浏览
按规定是给的是全额工资,而不是支付基本工资。由于公司为你缴纳了生育保险,所以产假工资也叫生育津贴是由社保中心进行核定并支付的。一般是先休完产假之后,职工将社保中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产假工资公司应当支付。女职工享受的假期:?(1)正常产假90天(包括产前检查15天);?(2)独生子女假增加35天;?(3)晚育假增加15天;?(4)难产假:剖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人认为是不合理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根据企业的规章制度处理。没有相应规定的。你有权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同期支付。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具体看你单位的规章制度。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你好,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因此,你流产后可以休产假,最低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针对劳务合同纠纷,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双方应首先尝试友好协商。若协商无果,再考虑其他合法途径,以确保纠纷得到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是的,解读正确。具体操作为:1.用人单位制作工资条,详细列明收入和扣款项目;2.工资应直接支付给劳动者,若劳动者不能亲自领取,可委托他人代领或通过银行代发;3.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工会会员享有多项重要权利。根据《中国工会章程》,会员可参与选举和被选举,拥有表决权并对工会工作进行监督。此外,他们还有权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离职员工与用人单位有劳动争议的,可以在离职后提出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服的,还可以向法院起诉用人单位。劳动者提前30日向单位提交书面离职申请书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医保借款报销未收到款项,仍需偿还借款。根据医保政策和借款协议,您需确保合规操作。若长时间未收到款项,建议咨询相关部门。分析:在医保借款报销过程中,若因各种原因未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法律的规定,女职工保护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保护女职工的劳动权利。2、研究职业因素对女性生理机能的影响。3、安排女职工从事无害女性生理机能的工作。4、做好女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议您及时准备病历、诊断证明等相关材料向单位所在地劳动部门申报工伤认定,后续根据伤残等级向单位索赔。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