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未与我签订劳动合同,当时口头协议工资3000,请问律师合理吗?

更新时间:2019-01-28 02:22:33人浏览
问题描述:
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我应聘到一家公司做厨师,当时未与我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缴纳社会保险,当时口头协议工资3000,现在我已离职,申请仲裁赔付2016年3月到2017年5月的双倍工资60000元,请问律师合理吗?当时未与我签订劳动合同,当时口头协议工资3000,请问律师合理吗?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075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可以口头申请辞职。
  向用人单位申请辞职,是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法律并无规定采用口头还是书面形式。申请只是一种要约,需要用人单位同意。
用人单位同意的,按协商情况办理解除合同手续,合同解除。用人单位不同意的,继续履行合同。
  在用人单位无法定过错情形之下,劳动者可以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
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无需用人单位同意,30天期满,用人单位即应结清工资办理解除合同手续。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是法律赋予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没有法定事实下单方合同解除权,但劳动者刑事该项权利,一定要注意:书面通知(不是辞职申请、辞职报告);提前30天,30天未满,不得擅自离职,但用人单位可以提前办理解除合同,让劳动者离职;有效送达,书面通知一定要送达人力资源部,并留有送达证据。
2019-01-28 01:56:34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8583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车祸赔偿中的口头协议严格来讲口头协议不是没有效力,只要双方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且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话,这就是有效地。
2、只不过从实践来讲口头协议不具有可操作性,因为口头协议说完即逝,不好证明发生过的事情。
2019-01-28 01:59:10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9587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代签之后合同文本交付给了劳动者,未在合理期限内提出异议。该情形应视为劳动者以实际行为表明接受所代签劳动合同的内容,只要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有效,不可以主张二倍工资,停止用人单位解除合同没有补偿。
反之,代签之后没有把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或者交付劳动者在合理的时间内提出了异议,用人单位没有纠正的,代签的合同无效,可以主张二倍工资。但以次解除合同,主张经济补偿金部分省市不支持。
《民法通则》第六十六条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
代理人不履行职责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和第三人串通,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的,由代理人和第三人负连带责任。《合同法》第三十六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
2019-01-28 02:08:23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228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1、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
  
2、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劳动合同法》38条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你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
  
3、依据《劳动合同法》37条,劳动者提前30天提出的书面离职,不需要用人单位批准就可以离职。其中,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提出;用人单位有义务结清工资办理离职手续。
2019-01-28 02:22:33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口头劳动合同合法吗?
口头劳动合同合法吗?
核心内容:口头劳动合同合法吗?我们都知道确定劳动关系会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保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的权益,若发生争议书面劳动合同是解决争议的凭证。口头劳动合同存在
劳动合同知识
人浏览
你好,如果对方没有用工主体资格 可以向法院起诉。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有劳动合同怎么要工资
没有劳动合同怎么要工资
首先,劳动合同不是证明劳动关系的唯一证据。其次,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就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因此,
劳动法
次播放
单位没与我签劳动合同,少拿工资合理吗?
单位没与我签劳动合同,少拿工资合理吗?
李翠红:我工作已经一年多了,可是单位始终没有和我签定劳动合同,我每月拿的工资比单位集体合同规定的少,这样对吗?咨询员: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的有关规定,应当
工资
人浏览
有了口头合同,为何还要签订书面合同?
有了口头合同,为何还要签订书面合同?
签订书面贸易合同的意义一、按国际惯例,货物买卖合同并无特定的形式限制,可采用正式的合同(Contract)、确认书(Confirmation)、备忘录(Memo
口头合同
人浏览
1.合伙人按照协议共同出资、领取营业执照进行经营活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也就变成合法的合伙关系。如果在合伙协议中没有约定经营期限,其中任意合伙人可随时提出退伙,但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合同怎么签
劳动合同怎么签
首先,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就算是与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其次,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1、用人单位的
劳动法
次播放
代签之后合同文本交付给了劳动者,未在合理期限内提出异议。该情形应视为劳动者以实际行为表明接受所代签劳动合同的内容,只要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同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同劳动者之间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由用人单位支付双倍的工资作为赔偿,同时有权利随时解除劳动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不签合同的法律后果如下:虽然劳动合同法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从不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看,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则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你好,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请提供证据后申请劳动局仲裁维权。
全部9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的伤情极有可能构成伤残,需要进行专业鉴定。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如果是工伤,应先申请工伤认定,再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残鉴定。建议您尽快处理,以确保享受相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经济补偿没有年龄限制。劳动者年龄已过60岁,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辞退)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仍然应该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经过工伤认定后,职工可以享受到包括医疗康复、伤残赔偿和死亡赔偿在内的多项待遇。这些待遇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而设立的,涵盖了治疗费、药费、住院费用以及在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公司搬迁时,赔偿金是根据员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来计算的。具体来说,每工作一年,公司应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但最高赔偿年数不超过十二年。这项规定是依据《劳动合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我让律所负责处理这类案件的律师联系您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成功要到工资。单位不发工资违法,未成年工可先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之后还可依法起诉讨要工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让律所负责处理这类案件的律师联系您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试用期过后,劳动者提出辞职需遵守《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首先,即使过了试用期,劳动者仍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通常需提前三十日通知,以便用人单位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