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我没有收到传票法院的判决,这样合法吗?

更新时间:2022-03-24 20:33:58人浏览
问题描述:
请问我没有收到传票法院的判决,这样合法吗?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5899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判决离婚的前提是认定夫妻感情破裂,被告收到传票拒不出庭,法庭经两次传唤,可径行判决
2022-03-24 20:33:5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起诉离婚收到传票几天开庭
起诉离婚收到传票几天开庭
夫妻之间感情已破裂,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只能通过诉讼离婚,离婚诉讼是要经过一定的过程的,夫妻一方向法院提起诉讼后,法院会向另一方发送传票,接到传票之后被告可以给
离婚诉讼
人浏览
收到传票以后,先按照传票时间开庭,开庭后双方把情况说清楚后就进行调解。如果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会制作调解书。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那么法院会开庭。如果当事人拒绝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起诉离婚原告会收到法院传票吗?
起诉离婚原告会收到法院传票吗?
起诉离婚原告是会收到法院传票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法院在收到原告的起诉状之后会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如果法
婚姻家庭
人浏览
未接到传票能直接开庭审理吗
未接到传票能直接开庭审理吗
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当事人而言,很多时候法院决定开庭审理案件时会向当事人送达传票,那么未接到传票能直接开庭审理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
法律文书
人浏览
债务纠纷起诉后何时下达传票
债务纠纷起诉后何时下达传票
当事人在法院经过材料初审成功立案之后,法院定好开庭日期就会给另外一方当事人下达传票,很多人可能会困惑立案多久才能收到传票,是否有期限的规定。今天法律快车小编就给
债务纠纷诉讼程序
人浏览
要看案件的具体情况,有违反治安管理的即为违法行为,需要接受处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收到法院传票不去可以吗?
收到法院传票不去可以吗?
民事诉讼中,收到法院传票可以不去,但是应承担其不参加庭审的法律后果。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
刑事辩护
人浏览
《公证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经公证的以给付为内容并载明债务人愿意接受强制执行承诺的债权文书,债务人不履行或者履行不适当的,债权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信用卡欠款被起诉的建议及时应诉,如果已经还款与对方协商要求撤诉,如果暂时没钱偿还可以与对方协商分期还款,或者抵押物还款。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以法院书面文书为准,不以第三方通知为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对判决不符不符可以上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收养和寄养有什么不同
收养和寄养有什么不同
寄养和收养在成立条件、后果和目的上均有显著差异。寄养更灵活,收养则正式且稳定。本文详细解析了两者区别,并提供了收养登记手续指南。
亲权
人浏览
您好,看是否送达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社保具体可以补缴多久
社保具体可以补缴多久
社保最多可补缴两年,补缴时间段按具体月份计算,并非累计。购房贷款需提供社保记录,补缴需确保可查询。超龄人员调入本市,年龄未超免补缴,超龄需补缴并视同缴费年限。
其他文书
人浏览
你好,看是哪方面的影响了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小孩上户口的最晚时间是多久
小孩上户口的最晚时间是多久
孩子上户口并没有明确规定的最晚的时间,但建议尽快办理以保障合法权益。上户口流程和所需材料因地区而异,需要提前到当地的有关机关咨询。
人口计生
人浏览
你好,可收集证据起诉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定监护人可以申请离婚吗
法定监护人可以申请离婚吗
法定监护人可以申请离婚,但应符合法律程序,维护被监护人最佳利益。本文详细解析了监护人申请离婚的相关法律问题。还有疑问吗?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为您暖心解答。
监护人
人浏览
须结合当地一些标准核算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什么是工程预付款
什么是工程预付款
工程预付款是施工准备和所需材料的主要来源,本文详细介绍了工程预付款的定义、支付流程和扣回办法,包括按公式计算和合同规定扣还备料款的方法。
工程成本管理
人浏览
安全事故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是多少
安全事故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是多少
安全事故中,死亡赔偿金依据受诉法院所在地收入标准计算,一般为二十年。但年龄超过六十周岁,赔偿年限递减;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确保赔偿合理公正,避免贫富悬殊
安全事故赔偿
人浏览
如果写两个人名字,可以主张夫妻共同财产。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所以啊,没办法。你就委托律师调取身份信息,花不了多少钱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向当地是保障部门进行咨询。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