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单位员工过了试用期需要给她交保险了,请问这个协议合法有效吗?如果不合法我该怎样做?

更新时间:2018-11-10 10:16:51人浏览
问题描述:
你好,律师。我想咨询一下,我们单位员工过了试用期需要给她交保险了,但是她要求我们不用给她交保险把交保险的钱补贴到她的工资里去,我们签了一份她自愿放弃单位给她交保险的协议,请问这个协议合法有效吗?如果不合法我该怎样做?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681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试用期”是伴随着劳动法的出台而出现的。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一方面可以维护用人单位的利益,为每个工作岗位找到合适的劳动者,试用期就是供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是否适合其工作岗位的一项制度,给企业考察劳动者是否与录用要求相一致的时间,避免用人单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关系还处于非正式状态,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进行了解的期限。  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一方面可以维护用人单位的利益,为每个工作岗位找到合适的劳动者,试用期就是供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是否适合其工作岗位的一项制度,给企业考察劳动者是否与录用要求相一致的时间,避免用人单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因为试用期是对新录用的劳动者的试用期间,目的是为了考察新入职劳动者是否符合录用条件。对于已经是单位职工的劳动者,续签或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不可再行约定试用期。
张某虽然更换了工作部门,但仍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双方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不得再次约定试用期。本案企业重新约定试用期的做法显然违反法律规定。  有的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法律,约定试岗、适应期、实习期,这些都是变相的试用期,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将劳动者的待遇下调,方便解除劳动合同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当明确这些情形按照试用期对待。  《劳动合同法》对试用期劳动者工资水平也作出了保障: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重申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根据《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第17条:劳动合同的试用期超过本规定第十六条规定期限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变更相应的劳动合同期限,或者要求用人单位对超过的期限,按照非试用期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变更劳动合同期限,或者按照非试用期的工资标准支付工资
2018-11-10 10:06:22
保险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840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在试用期内也应该有享受保险,因为试用期是合同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隔离在合同期之外的。所以在试用期内也应该上保险。  我现在的公司两个月,试用期是三个月,但是公司不给上保险,请问公司这样做是否合理?员工在试用期内是否享有保险?  在试用期内也应该有享受保险,因为试用期是合同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隔离在合同期之外的。
所以在试用期内也应该上保险。  另外,企业给员工上保险是一个法定的义务,不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或自愿与否,即使员工表示不需要交保险也不行,而且商业保险不能替代社会保险。
2018-11-10 10:11:40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9425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试用期签订劳动合同后,单位不缴纳社保,处罚如下:
1、责令限期缴纳。即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在一定期限内全部缴清费用;
2、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的数额为每逾期一日加收所欠款额的2%;
3、对欠缴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以1000元以上10000以下的罚款。
2018-11-10 10:16:5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试用期协议合法吗
试用期协议合法吗
在我们正式参加工作之前,我们都会经历试用期,只有在试用期好好表现才能得到公司的任用。但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也要签订试用期的相关协议。下面和法律快车小编
试用期
人浏览
合同中一般都会约定购房合同毁约违约金,例如房价的20%。至于买家能否不要定金就能轻松退房,要看业主是选择要买方赔偿定金还是违约金。约定的违约金肯定比定金要高很多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合同盖章有效吗
合同盖章有效吗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法律并不要求签字的同时必须再加盖公章,而是要求当事人
合同法
次播放
分手费合法吗?
分手费合法吗?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男方出于自愿立下的字据,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也没有损害其它人的利益,应受法律保护。
分手费
人浏览
他们的假离婚有效吗?
他们的假离婚有效吗?
问:我好朋友江某与丈夫王某2003年结婚,2005年江某生育了一个女儿,一家人生活得其乐融融。王某是做服装生意的,结婚后的前几年,王某赚了很多钱,但都毫无保留地
婚姻动态
人浏览
1、工伤赔偿同员工有没过试用期没有关系,只要等级相同,补偿金额是一样的;2、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对员工罚款合法吗
公司对员工罚款合法吗
公司对员工罚款一般是不合法。用人单位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无权对职工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根据《劳动部关于印发的通知》第十六条
劳动法
人浏览
在试用期内也应该有享受保险,因为试用期是合同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隔离在合同期之外的。所以在试用期内也应该上保险。我现在的公司两个月,试用期是三个月,但是公司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试用期也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为劳动者依法购买社会保险。若单位没有购买社保,劳动者有权投诉。在雇佣关系中,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可以这样说: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30天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未签订书面合同可要求双倍工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人身保险不适用代位追偿原则的原因是
人身保险不适用代位追偿原则的原因是
人身保险不适用代位追偿原则的原因为人身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是人的生命或者身体,是无法确定其价值的。我国《保险法》规定,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被
保险法
人浏览
不合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买了一年的保险可以退吗
买了一年的保险可以退吗
当事人购买了一年的保险是可以退的,但仅限于长期的健康保险,且必须符合保险合同中规定的退保相关条款。我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
保险法
人浏览
关于保险理赔,要注意保险理赔时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应在获知保险事故发生后10日内通知保险公司。报案的方式有三种:上门报案、电话报案、营销员传达报案。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团体意外保险拒赔理由有哪些
团体意外保险拒赔理由有哪些
团体意外保险拒赔的理由有:故意伤害或杀害被保险人造成伤残或死亡的;被保险人犯罪或拒捕,自杀或故意自伤;被保险人殴斗、酒后或者吸食毒品造成伤残或死亡;酒后、吸毒、
保险法
人浏览
你好,被保险人索赔时,应当向保险人提供以下材料:1、交强险的保险单;2、被保险人出具的索赔申请书;3、被保险人和受害人的有效身份证明、被保险机动车行驶证和驾驶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保险人故意犯罪致残,且已交足四年保费的是否能得到赔偿
被保险人故意犯罪致残,且已交足四年保费的是否能得到赔偿
被保险人故意犯罪致残,且已交足四年保费的情况下也是不会获得赔偿的,因其属于保险人免责的情形。我国《保险法》规定,因被保险人故意犯罪或者抗拒依法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
保险法
人浏览
保险的理赔一般是从接受出险通知开始,经过查勘、检验或委托检验、核实案情、理算赔偿金额和支付赔偿六个阶段。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过了户其保险是否有效
车辆过了户其保险是否有效
车辆过了户之后其保险是仍然有效的,但是保险同样需要进行过户才可以对过户后的车辆所有人生效的。我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被保险机动车所有权转移的
保险法
人浏览
保险公司理赔的一般正常流程为:1.报案(在寿险中大多数情况报案不是必须的)2.保险公司核实、查看(财险和寿险的具体方法会有一定区别)3.递交理赔资料4.保险公司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商业险拒赔的情形是哪些
商业险拒赔的情形是哪些
商业险中保险公司可以拒赔的情形有:路过坑洼处车子受损;车身无辜被划;高温时节遇上爆胎;事故发生时未通知保险公司等。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保险人将禁止性
保险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保险公司一直不赔偿的话,受害方可以将肇事者和保险公司一起列为被告起诉处理。也可单独起诉保险公司,但是不好证明交通事故的发生;起诉中需要调对方车辆的三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询问笔录工作在理赔流程中是随机出现的,凡对事故的发生的原因或过程,在调查中认为可能存在疑问或者相关信息较复杂时,查勘定损人员应对相关当事人作详细询问笔录,是对当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咨询的,具体纠纷情况是什么?
全部10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的官方网站网上购买、直接到保险公司营业厅办理、找保险业务员办理、下载保险公司App等途径购买意外保险。投保人在购买意外保险时,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