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定性为交通肇事逃逸,是否过轻,能否定为故意杀人。

更新时间:2018-10-24 01:45:30人浏览
问题描述:
尊敬的老师:    事情发生在2014年10月13日晚上8点50分,天所状况良好,被害人赶着自己家养大鹅横过马路,被从高速行驶过来的小骄车直接撞上,被害人被撞趴在车的机器盖子上,头部把骄车前面的挡风玻璃撞一个窟窿,此时,骄车没有停下来施救,而是继续开车大约有六七十米,直至把把被害人甩下去直接撵轧死(从第一现场到轧死死者这段路程司机只是点了几次刹车,但车根本没有停下)直接逃跑,直到第三天(15日),司机才归案。公安机关定性为交通肇事逃逸,请问老师,这种定性是否过轻,能否定为故意杀人。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181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97修订)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
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并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 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
2018-10-24 01:26:16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5005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具体分析如下:  逃逸行为必须以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具有《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二款第
(一)至
(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即构成交通肇事罪。只有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脱离现场的行为,才能认定为逃逸。  脱离现场的目的必须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确认行为人是否逃避法律追究,要看其主观目的。以下两种情形不应认定为逃逸:  
一、交通肇事后,肇事者已通过电话等方式报警,由于惧怕被害人亲属殴打而逃离事故现场,这种情况,不应按交通肇事后逃逸来处理。其目的是为了避免被害人亲属对自己造成人身伤害,而不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  
二、存在不能抗拒的原因,不能抗拒的原因消失后,又投案的,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2018-10-24 01:33:39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9162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判断一行为是否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  
(一)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最高院的《解释》中规定了在五种情形的基础上而逃跑的行为。这就可以明确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作为交通肇事罪量刑的加重情节来规定的。也就是说如果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虽有交通违规行为但该违规行为与结果没有因果关系,或者行为人在交通事故中仅负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或者交通行为在所造成的结果尚未达到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定罪标准的,或者在负事故全部责任或主责的情况下仅致1人重伤,但又不具备酒后驾驶、无执照驾车、无牌照驾车等《解释》规定的情形之一的,即便行为人事后有逃逸行为,也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
2018-10-24 01:45:30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交通肇事故意杀人
交通肇事故意杀人
本文为大家提供详尽的“交通肇事故意杀人”内容,由法律快车交通事故栏目组编辑总结。[案情]被告人肖某系某公司汽车司机,于1994年2月13日19时许酒后驾驶无牌照
交通肇事知识
人浏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2〕2号第七条无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是交通肇事,还是故意杀人?
是交通肇事,还是故意杀人?
分析交通肇事转化为故意杀人案件的主客观表现作者:河南省邓州市人民检察院程道彦余同云袁红侠近日,我院办理了两起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的刑事案件,侦查机关均以交通肇事
交通肇事知识
人浏览
关于故意杀人罪未遂应该怎么判的回答比照故意杀人既遂从轻或减轻处罚。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演变为故意杀人案例
交通肇事演变为故意杀人案例
相关案例案例1:致两人死亡逃逸驾驶员被判死缓2002年2月14日晚,刚拿到驾照不久的阿明,酒后驾驶无牌照的小轿车,载着女友晓林在超车时,将在机动车道上停留下来系
交通肇事知识
人浏览
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修正)第九十九条规定,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另,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标准能缓刑吗
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标准能缓刑吗
交通肇事逃逸一般不能缓刑。交通肇事逃逸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条件
刑事辩护
人浏览
至少判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谁涉嫌故意杀人?立案了吗?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量刑标准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量刑标准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可以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
刑事辩护
人浏览
发生交通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后,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积极赔偿的,可以争取缓刑。但法院是否宣告缓刑,还要由法官对案件审理后决定。相关法律规定:《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私了可以撤案吗
交通肇事逃逸私了可以撤案吗
交通肇事逃逸如果不涉及交通肇事罪的情况下,双方愿意私了达成赔偿协议,可以在交警处就赔偿问题达成协议,从而撤案。如果构成了
交通事故
人浏览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的一种违法行为。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性质十分恶劣、清节非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认定是怎样的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认定是怎样的
在认定交通事故逃逸时,需要考虑当事人的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
交通事故
次播放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肇事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怎样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怎样认定
1、交通肇事犯罪案件中,肇事者在事发后没有逃逸,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主动向公案机关报案或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
交通事故
次播放
交通肇事逃逸可以私了撤案吗
交通肇事逃逸可以私了撤案吗
肇事逃逸立案后,民事部分可以协商赔偿私了,刑事、行政处罚立案后不能私了撤案。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
交通事故
次播放
判断一行为是否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分析:(一)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般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认定
一般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认定
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是一个主客观相一致的行为,即行为人除了必须具有逃逸的客观外在行为方式,同时还必须具有逃逸的故意,明
交通事故
次播放
属于交通肇事罪和包庇罪。一。交通肇事后找人顶罪的行为,属交通肇事后逃逸。(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