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个人失误造成公司损失,被罚款1500,合法吗?罚款多少合法?

更新时间:2021-04-11 15:19:41人浏览
问题描述:
试用期个人失误造成公司损失,被罚款1500,合法吗?罚款多少合法?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954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行政处罚被罚款一般不会留案底,按照一般惯例,留案底的都是被刑事羁押并最后判处刑罚的人。只是单纯的行政处罚罚款一般不会留有案底。
2021-04-11 15:19:4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借款违约金多少合法
借款违约金多少合法
包括借款行为在内,法律都没有具体规定违约金的范围,也无法统一规定。因此,很难说清借款违约金多少才合法。实践中,对于过高的
合同纠纷
次播放
公司无正当理由扣员工工资的,是不合法行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未婚先孕违法罚款多少?
未婚先孕违法罚款多少?
未婚先孕不违法,自然也就不会罚款。未婚先孕缴纳的款项不是罚款,而是社会抚养费。公民的生育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公民的生育权
婚姻家庭
次播放
用人单位一般情况下不能对员工进行罚款。公司对劳动者进行处罚包括进行罚款,应当有合法根据,即必须是根据依法制定并公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公司企业的规章制度或者劳动纪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借款违约金多少合法?
借款违约金多少合法?
借款违约金数额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的,通常合法。根据《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
债权债务
次播放
认定是否属于医疗事故,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1、医疗事故的行为人必须有诊疗护理工作中的过失。2、必须是发生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也包括为此服务的后勤和管理。3、给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未婚先孕违法罚款多少
未婚先孕违法罚款多少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在我国未婚先孕违法处罚的不是罚款,而是征收社会抚养费。其次,不同的省份征收社会抚养费的标准不尽相
婚姻家庭
次播放
《劳动法》第九十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的,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第九十二条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和劳动卫生条件不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具体需结合单位规章制度。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未婚先孕罚款多少
未婚先孕罚款多少
未婚先孕的在生育之前依法办理结婚登记和生育手续就不需要承担任何罚款。若未领取结婚证与准生证的情况下,将孩子生出来,这违背
婚姻家庭
次播放
根据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公司是不能克扣员工工资的。公司可以克扣员工工资吗?《劳动法》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是否有权对员工进行罚款
公司是否有权对员工进行罚款
在公司经营中,公司无权对员工进行经济处罚,在我国,对公民的财产行使经济处罚权的主体只能是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劳动纠纷
次播放
1、用人单位不可以对劳动者任意罚款,一旦发生建议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投诉电话:12333;2、但如果劳动者的行为给单位造成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3、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股权转让违法吗?
股权转让违法吗?
股权转让不违法。我国公司法中明确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
公司企业
人浏览
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认定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迟到罚款合法吗
员工迟到罚款合法吗
员工迟到的,用人单位可以扣工资,但是不可以罚款,罚款是行政执法机关的权限。公司对于迟到员工的处罚不得超过当月工资的20%
劳动纠纷
人浏览
公司罚款员工是否合法
公司罚款员工是否合法
公司罚款员工是不合法的,公司对其一般没有罚款的权利。罚款属于行政处罚手段之一,而公司不属于行政机关,所以不能对员工罚款。
劳动纠纷
人浏览
除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外,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工资是没有扣除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部分,用人单位在发放工资时,可从中代扣个人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震楼器违法吗?
震楼器违法吗?
震楼器本身不违法,但如果干扰了他人正常生活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会对违法人进行行政处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处
行政诉讼
人浏览
员工试用期违规自己要辞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的合法工资,不得非法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