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我的劳动关系签到他们合作的一家劳务公司,结果公司和这家劳务公司解除了合同,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我转到其他劳务公司

更新时间:2018-10-05 06:29:26人浏览
问题描述:
你好,我在一家公司面试了厂医,他把我的劳动关系签到他们合作的一家劳务公司,结果公司和这家劳务公司解除了合同,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我转到其他劳务公司,我该怎么办?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8917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劳动者解除合同的条件
(1)一般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预告用人单位;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①在试用期内的,要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②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③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2018-10-05 06:16:27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531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工作纠纷:发生争议之后,建议先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搜集证据,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首先,你要确认和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的事实,如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过程中的文件记录。其次,确认劳动关系后,可以要求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补发工资。第三,单位应当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否则应当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作为代通金。第四,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支付双倍工资,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第五,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要求经济赔偿金,为经济补偿金的两倍。第六,如果协商不成,带好相关资料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直接到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提出劳动仲裁。劳动仲裁: 
一、案件受理   当事人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辖属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时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申诉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1)劳动者当事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和工作单位,用人单位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3)证据、证人的姓名和住址。   当事人向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诉书,经审查,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书之日起7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决定不予受理的,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制作不予受理通知书,送达申诉人;决定立案的,应自作出决定之日起,7日内向申诉人和被诉人发出书面通知,同时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诉人,被诉人应在15日内提交答辩书和证据。被诉人不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案件审理。劳动者一方在三十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仲裁委员应自收到申诉书之日起3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用通知书或布告形式通知当事人。
2018-10-05 06:22:48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571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解除劳动合同有多种方式,协商一致的解除是其中的一种。那么,在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下,用人单位是否还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呢?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二)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通过以上两个法条可以看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如果解除劳动合同是由用人单位提出的,那么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如果解除合同是由劳动者提出的,那么用人单位则不必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2018-10-05 06:29:2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
劳务派遣中的劳动关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国内劳务派遣业发展异常迅速。据最新统计,全国公有制企业、事业、机关单位有劳务派遣员工2500万人左右,劳务派遣公司不下2.6万
劳务派遣
人浏览
你可以按合同约定解除合同,或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关系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员工患病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吗
员工患病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吗
首先,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不能因员工患病而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只有满足一个前提条件才能解除,那就是:在规定的医疗期满
劳动法
次播放
签订的合同上标明劳务合同,所形成的一定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吗?
签订的合同上标明劳务合同,所形成的一定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吗?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的合同上标明是劳务合同,所形成的不一定就是劳务关系。实践中,以下两种情况虽然劳动者签的是劳务合同,但实际上已经构成了劳动关系:一种是合同
劳动关系争议
人浏览
解除劳务合同
解除劳务合同
解除劳务合同解除劳务合同一,员工与公司订立的是否为无效合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以下情况属于无效合同:1欺骗、胁迫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2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3损害
合同解除
人浏览
(一)因不可抗力产生法定解除权《合同法》第94条第1项规定“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务公司和劳务派遣公司的区别是什么
劳务公司和劳务派遣公司的区别是什么
区别:1、是否签订劳动合同不同,劳务公司无需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公司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2、二者的经营服
公司法
人浏览
《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用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执行国家劳动标准,提供相应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二)告知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要求和劳动报酬;(三)支付加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而《〈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则规定,经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作纠纷:发生争议之后,建议先协商,协商不成,可以搜集证据,去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要式合同。所谓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采取特定方式订立的合同。施工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协议,当事人订立施工合同应当采用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一般是3年,特殊情况从其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可以受理其诉讼
合同纠纷
人浏览
可以,但需视情况而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驾驶许可需符合条件并经考试合格。撤销档案是退学费的一种常见前提条件,但具体退费情况应依据与驾校签订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三年超过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合同纠纷
人浏览
继续履行的构成要件包括:1.双方均有能力且标的物适宜继续履行;2.一方存在违约行为;3.另一方要求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的违约责任。具体操作:首先确认双方履约能力,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承揽类别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依法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对承包人和发包人具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合同有效。具体操作:1.若选择继续履行,双方应遵守原合同条款;2.如采取补救措施,可能涉及修订合同、替换产品或服务;3.赔偿损失通常根据合同约定或实际损失计算。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在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报酬支付纠纷、定作物质量纠纷、承揽人保管纠纷、违约纠纷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也可以通过银行进行调整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于合同签订前的履行过程,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法律责任界定不清,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合同的事前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一般来说,只要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愿,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合同在签订后即对双方有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蜜雪工程拖欠你工资,可以依据合同约定处理。如合同有约定解决方式,可协商调解或起诉。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你的合法权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一般不能退款,因为合同有约定且受法律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如未及时处理,可能会面临违约责任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驾校未按照约定分配教练,你首先可以与驾校沟通,要求履行合约。沟通无果时,可以考虑向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投诉,或依据合同中的纠纷解决条款,选择仲裁或诉讼等法律途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