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当时签订劳动合同的年限是1年。怀疑劳动合同内容已被公司擅自更改,请问这样的劳动合同有效吗?

更新时间:2018-09-27 08:13:13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2007年7月11日进入一家私企。2007年11月1日签订了劳动合同,可两份劳动合同都在公司存档。之后再没有签订过劳动合同了。现在公司要辞退我。我记得当时签订劳动合同的年限是1年。怀疑劳动合同内容已被公司擅自更改,非常对我不利。请问这样的劳动合同有效吗?我现在应该如何操作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830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劳动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  
(一)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是指劳动合同的有效期间。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有固定期限,又称定期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明确约定合同的起始和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合同即告终止。劳动合同的期限一般为1年、3年、5年、8年不等。无固定期限,又称为不定期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只约定合同的起始日期,不约定其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只要不出现法律、法规或合同约定的可以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况,如用人单位被解散,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关系。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是指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将完成某项工作或工程作为合同起始和终止日期的劳动合同。合同中不明确约定合同的起始和终止日期,某项工作完成或工程完工之日就是合同终止之时。  
(二)工作内容。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提供劳动的具体要求,如工作岗位,劳动的数量、质量,工作任务等。  
(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是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的劳动保护措施和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工作环境。  
(四)劳动报酬。包括劳动者应享有的工资、奖金、津贴等待遇,不得低于国家规定标准。  
(五)劳动纪律。是劳动者必须遵守的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一般由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劳动规章制度。  
(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即法律规定或者双方当事人协商约定的合同终止条件。  
(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即当事人由于过错造成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或不适当履行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以上条款是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除此之外,法律还规定了,当事人可以协商约定的其他内容。如试用期条款,保守商业秘密和专有技术秘密条款,禁止同业竞争条款等。
2018-09-27 08:01:31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9022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劳动合同的主体即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主体与其他合同关系的主体不同:其一,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资格的公民与不具有用工权的组织不能签订劳动合同;其二,劳动合同签订后,其主体之间具有行政隶属性,劳动者必须依法服从用人单位的行政管理。
2018-09-27 08:05:51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690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劳动法第七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据此,订立劳动合同时应遵循的原则可归纳为二条,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和不得违法原则,所谡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是指:  第一,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地位是平等的,双方不存在主从关系或依附关系;  第二,订立劳动合同是完全出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  第三,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合同内容应经双方协商一致不允许一方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另一方,双方可以自由表达自己意愿,通过协商并取得一致意见。所谓不得违反法律、法规,是指订立劳动合同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具体说,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主体合法。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即用人单位一方应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或者能够独立承担劳动法律责任的经济组织。劳动者一方必须是具有劳动行为能力、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年满十六周岁)的公民。  
(二)内容合法。劳动合同的规定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纪律、终止条件、建约责任等均不得违反国家制定的强制性劳动标准(如最高工时限制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等)。  
(三)形式合法。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因此,从法律规定上说,有效的劳动合同应当是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作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必须符合上述原则才具有法律效力。对于不符合上述原则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法律上称之为“无效劳动合同”。《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于问题的意见》第二十七条规定:“无效劳动合同是指所订立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定条件,不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劳动合同。”
2018-09-27 08:13:13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入职登记表、保密协议能视为书面劳动合同吗?
入职登记表、保密协议能视为书面劳动合同吗?
王某入职时候填写入职登记表,签订保密协议一份,但是双方都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入职登记表、保密协议能否视为书面劳动合同?从入职登记表和保密协议的内容来看,不能视为书
解除合同
人浏览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签订劳动合同,并且在签订完劳动合同后,依法为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会保险。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依法缴纳的,劳动者有权通用人单位协商并且要求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试用期签订劳动合同吗?
试用期签订劳动合同吗?
试用期是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应当在建立劳动关系之后就签订劳动合同,最迟也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
劳动法
人浏览
试用期也要签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
试用期也要签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
核心提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能够寻找到一份理想的职业成为就业者的理想。但在试用期间,有些人只能领到微薄的薪水,勉强维持生活,或是为了就业忍气吞声,未及时与用
试用期
人浏览
关于劳动合同内容的变更
关于劳动合同内容的变更
在保险实践中,保险公司与员工的劳动关系中,劳动合同内容的变更,尤其是调岗调薪是最为敏感的问题。《劳动合同法》第34、34、35条分别对劳动合同变更进行规定。其中
合同内容
人浏览
根据《劳动法》第18条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都是无效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试用期不签劳动合同违法吗?
试用期不签劳动合同违法吗?
如果试用期的期限在一个月以内的,其试用期不签合同不能算是违法行为;如果试用期期限大于等于一个月的,其试用期在一个月后不签
劳动法
人浏览
劳动合同是否有效需要看主体是否得当,内容是否合法等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议必要时可以直接找律师确认。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工资待遇是属于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试用期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也可以不约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立劳动关系起一个月内没签订书面合同,这一点就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合同期限1年内,约定三个月试用期是违法的。试用期就应当购买社保。根据《劳动合同法》第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法第七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据此,订立劳动合同时应遵循的原则可归纳为二条,即平等自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要式合同。所谓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采取特定方式订立的合同。施工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协议,当事人订立施工合同应当采用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一般是3年,特殊情况从其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可以受理其诉讼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您好,具体是什么问题呢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三年超过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合同纠纷
人浏览
租售同权具体条件是:1、确定培育和发展租赁市场。形成供应主体多元、经营服务规范、租赁关系稳定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同时要发展住房租赁企业;2、租房权益获立法保障。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承揽类别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依法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对承包人和发包人具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根据你具体事情的情况决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在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报酬支付纠纷、定作物质量纠纷、承揽人保管纠纷、违约纠纷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法律分析:定制家具发生欺诈行为,消费者可以拨打“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热线投诉或者向工商部门、消费者协会投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于合同签订前的履行过程,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法律责任界定不清,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合同的事前
合同纠纷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