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中生(未成年),今年16日和同学吵架受轻伤二级,被判缓期执行,可以上学吗?如果能上学的话,可以拒绝上学吗

更新时间:2020-04-04 00:19:06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是高中生(未成年),今年16日和同学吵架受轻伤二级,被判缓期执行,可以上学吗?如果能上学的话,可以拒绝上学吗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5805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打人致轻伤,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犯罪,可以聘请律师为其辩护。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成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0-04-03 23:56:03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8783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未成年人缓刑期,又犯敲诈勒索罪,如果符合收监条件,可能会收监。  《刑法》  第七十五条 【缓刑犯应遵守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第七十六条 【缓刑的考验及其积极后果】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七十七条 【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2020-04-03 23:59:53
刑事案件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537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缓刑,是指对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了,在其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在一定的考验期间内附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一种制度。  缓刑的适用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缓刑适用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由于他们的罪行较重,社会危害性较大,不适宜放在社会上执行,所以不能适用缓刑。  
2、适用缓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是犯罪情节比较轻微,悔罪表现比较好,放在社会上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  
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累犯不能适用缓刑。这是因为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  被判处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在主刑之外还判处有附加刑,附加刑仍然应当执行,而不受主刑缓刑的影响。  缓刑的考验期限,是指对受缓刑宣告的犯罪分子进行考察的一定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1年。
2020-04-04 00:19:06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6162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故意伤害案(轻伤)可以调解结案。如果双方调解未果,进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能够执行附带民事部分,将是量刑时从轻处罚的重要情节。根据刑法规定,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故意伤害罪(轻伤)的量刑标准一般为三年以下,加上自首情节和赔偿附带民事部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刑法规定,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不执行原判刑罚不至于危害社会的,可以判处缓刑。
因此,这种情况完全有可能判处缓刑。
2020-04-04 00:15:4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判缓刑的中学生能否参加高考
判缓刑的中学生能否参加高考
刑法对每种罪名都做了详细的定义和规定,并进行了刑法罪名解读,本文主要对刑法中的罪名解读进行了介绍。读者赵山问:我女儿小化,今年17岁,高三学生,2004年6月曾
缓刑
人浏览
《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家长殴打未成年孩子判几年
家长殴打未成年孩子判几年
家长殴打未成年人孩子,在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被判刑。但是,如果达到轻伤及以上的,则涉嫌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刑事辩护
人浏览
17岁少年,故意伤害致人二级伤残,与抢劫罪两罪并罚,被判缓刑
17岁少年,故意伤害致人二级伤残,与抢劫罪两罪并罚,被判缓刑
17岁的李某,系邹平县某镇一名下学不久的学生,2008年伙同他人将他人将东北一小伙捅伤知识其二级伤残,另伙同他人抢劫他人20元钱,李某家属找到本律师要求去外地(
刑法案例
人浏览
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初中在校生辩护(缓刑)
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初中在校生辩护(缓刑)
文/窦荣刚案件概况:2004年2月20日,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人民检察院以故意伤害罪对被告人胡××(男,1988年5月25日生,潍坊市新华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提起
刑法案例
人浏览
打人致轻伤,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犯罪,可以聘请律师为其辩护。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并达成一定的严重程度、应受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刑法》:第二百三十四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5人寻衅滋事能判缓刑吗
5人寻衅滋事能判缓刑吗
5人寻衅滋事如果满足判处缓刑的条件,那么就可以适用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规定:未成年罪犯根据其所犯罪行,可能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悔罪表现好,并具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未成年人需要扶养的,未成年子女抚养费标准规定参考如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7.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建议咨询学校。
全部9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怎么更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怎么更换?
本人在国外,身份证到期可以委托家人代办。委托家人代办存在限制条件,各省市规定不一样,可以咨询当地公安机关。已申领过二代证及指纹信息录入的,在外期间居民身份证丢失
刑法
人浏览
可以争取,可能性比较大
全部1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网络上赌博的属于什么罪
网络上赌博的属于什么罪
当事人在网络上赌博,数额较大的行为属于赌博罪,其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刑法
人浏览
建议让当地司法矫正部门与学校协调解决,一定要保证孩子的教育权。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两种。民事诉讼主要追究经济赔偿责任,而刑事诉讼则可能导致刑事责任,包括监禁。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受害者意愿和案件具体情况。建议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造谣诽谤罪罚款多少钱
造谣诽谤罪罚款多少钱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没有造谣诽谤罪,只有诽谤罪。构成诽谤罪是不会被罚款的,而是应当承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责任。
刑法
人浏览
可以自诉。操作如下:1.收集证据,证明被告人有罪;2.撰写诉状,明确诉求;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诉状;4.出庭应诉,进行法庭辩论;5.等待法院判决,如有不服可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否有赔偿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否有赔偿
羁押时间超过刑期是有赔偿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法律规定,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
刑法
人浏览
对于妨碍公务行为,常见的法律处理方式包括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选择何种方式取决于行为人的具体行为、后果严重程度及法律规定。刑事处罚通常针对严重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则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可以要求赔偿吗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可以要求赔偿吗
刑事拘留37天后无罪释放不可以要求赔偿。法律规定,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时间超过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时限,其后决定撤销案件的可以
刑法
人浏览
敲诈勒索罪的量刑根据《刑法》规定,若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电动车醉驾拘留多少天
电动车醉驾拘留多少天
电动车醉驾拘留不超过三十七天,前提是电动车属于机动车。此时行为人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依法判处拘役,并处罚金。如果经过鉴定电动车是非机动车的,一般会进行罚款处罚,
刑法
人浏览
刑诉法第十二条体现法律原则,保障公民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包括独立行使职权、分工制约、本民族语言诉讼及保障诉讼权利等。这些原则确保刑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强制执行不一定会冻结所有银行卡。具体会根据执行申请人的金额要求来查封相应资产。如果被执行人未履行法律义务,法院有权采取强制措施,包括冻结银行卡,但会依据实际情况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按具体案件进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由交警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