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被班级认定,半个月过去了也没有回复! 该怎么办

更新时间:2020-03-31 06:44:06人浏览
问题描述:
工伤被班级认定,半个月过去了也没有回复! 该怎么办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4471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发生工伤后,应尽快要求用人单位在一个月内向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用人单位不提出的话,自己也可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一年内)。认定为工伤后,再申请工伤等级鉴定。鉴定结果出来后,可委托律师索赔工伤医疗费、护理费、伙食补助费、交通费、停工留薪工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如有需要,详情可联系本律师进行进一步咨询或代理维权。
2020-03-31 06:23:16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7107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第三十五条均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工人发生工伤后留在原单位工作,后因工作环境等原因不满意想离开工作单位并提出给付伤残补助金,符合法规规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故工人发生工伤后留在原单位工作,后因工作环境等原因不满意想离开工作单位并提出给付伤残补助金的诉讼时效应从双方围绕该补助金发生争议之时起计算,该补助金的诉讼时效与先前工伤事故的其他问题的诉讼时效不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的时间是补助金发生争议之时起。
用人单位以已过诉讼时效为由拒不支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希望参考建议对你有帮助,满意请采纳.
2020-03-31 06:30:03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7553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应该先申请工伤认定,赔偿金额只有等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后才能最终确定。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2、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
  
3、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2020-03-31 06:41:09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2386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2020-03-31 06:44:0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申请工伤认定超期,还能认定吗
申请工伤认定超期,还能认定吗
工伤保险事关每一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由于工伤认定具有较强专业性,劳动者在维权过程中常常遭遇现实困难,而这其中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限。20
劳动法动态
人浏览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八条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或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伤认定书要等六个月才生效吗
工伤认定书要等六个月才生效吗
工伤认定书不需要等六个月才生效,自作出之日起生效。根据法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
劳动法
人浏览
工伤的认定依据如何解读?
工伤的认定依据如何解读?
导语:随着法律知识的不断普及,上班族对于自身的劳动权益越来越重视,劳动法规的不断日益完善对于终日打拼的职工是好事,其中工伤总是放在相关问题的主题首列,那么什么样
工伤认定范围
人浏览
案例解析:工伤如何认定?
案例解析:工伤如何认定?
工伤,又称“工作伤害”或“职业伤害”,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责任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伤害发生后,需要劳动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确属工
工伤认定标准
人浏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4〕9号第八条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伤复发由谁认定
工伤复发由谁认定
工伤复发与工伤认定一致,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认定。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
劳动法
人浏览
1、因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2、鉴定者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当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伤时,为之后申请相关赔偿,应及时进行工伤鉴定。工伤鉴定的步骤如下:1.因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2.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建议及时和厂里沟通咨询具体情况,协商不成的话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9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可以搜集相关材料申报工伤,劳动行政部门受理后也会进行调查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支付基本工资是错误的,停工留薪期需要鉴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公司一年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保,肯定是属于违法的行为,要是公司没有为员工缴纳社保,员工就可以要求公司给予自己相应的经济补偿,要求公司承担相应的责任。公司需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公司恶意异地培训可能涉及违法。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应当为员工提供符合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条件。如果公司恶意将员工调至异地进行培训,且未与员工协商一致或未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自动辞职有工资。劳动者依法享有取得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实际工作天数和劳动合同来计算工作的数额,在解除劳动合同的同时,应当一次性付清工资。法律依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不合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雇主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员工工资。若发生此类情况,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雇主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高中生在外面打工交了社保通常不会影响后续大学应届生身份。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得了疾病是可以向单位申请医疗期的。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让第三方协助解决争议。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有给钱为什么签已收钱的合同?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议您咨询相关社保部门,这个不属于法律调整范围。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