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职工做无有关工作中的事负伤算工伤事故吗?

更新时间:2020-03-29 01:08:19人浏览
问题描述:
工作时间职工做无有关工作中的事负伤算工伤事故吗?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7636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看具体情况,可以申请工伤赔偿。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引起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其范围为:
1.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的,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到本单位重大利益的。
2.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实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
3.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
4.在生产工作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力的。
5.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
6.从事抢救、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的。
7.因公、因战致残军人复原专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
8.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或因突发性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力的。
9.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属工伤。
(一)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三)从事属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动,且在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1](上下班途中受伤指的应当是在合理时间、路线上发生的,且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0-03-29 00:51:53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9187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承担举证责任,作为劳动者的证据在单位保存,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三十九条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
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2020-03-29 00:59:17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3339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工伤认定怎么算?通常情况下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
(一)项、第
(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
(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2020-03-29 01:02:52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2441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例如,工地工人受伤申报工伤保险的流程:
1、项目社保经办人备齐规定资料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参保申请;
2、经审核,资料齐全,符合条件,办理参保手续即可。
3、建筑施工企业持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开具的《建筑施工企业工伤保险缴费通知单》到银行缴费。
2020-03-29 01:08:1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如何理解“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如何理解“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
上下班前后交接班的时间,虽然没有进入工作过程,但是职工是为工作做一些预备性或收尾性事情,如备料,替换衣物。如果在这个合理的时间内发生的意外事故则应该视为在工作时
工伤责任认定
人浏览
看具体情况,可以申请工伤赔偿。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引起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其范围为:1.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的,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怀孕上班国家规定
怀孕上班国家规定
怀孕上班的规定如下: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活动。对怀孕七个月以上
劳动法
次播放
职工在工作时间发病可否作工伤处理?
职工在工作时间发病可否作工伤处理?
原劳动部办公厅劳办发[1994]177号复函给山西省劳动厅《关于高血压病人在特殊工种现场犯病是否可比照工伤处理的请示》说,高血压病为一种常见病,发病原因及发病时
工伤认定范围
人浏览
技术改造中负伤算工伤吗?
技术改造中负伤算工伤吗?
技术改造中负伤算工伤吗?王坤系电机厂工程师,2003年12月,电机厂设备科决定,技术人员利用厂休日对机器设备进行技术改造,王坤在拆装机器设备时被机器部件砸伤左脚
工伤争议
人浏览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根据我国2011年1月1日实行的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伤职工应在多长期限内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职工应在多长期限内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
工伤赔偿
人浏览
在上下班途中出现交通事故,如果受伤职工不负事故主要责任的,属于工伤;如果职工负主责以上的,则不属于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因履行工作职责受伤害,属于工伤。
全部9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可以认定工伤。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可以找工厂协商有关事宜。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你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操作来要求双倍补偿:首先,收集相关证据,如工资条、劳动合同等;其次,与单位进行协商,要求及时支付工资;如果协商无果,你可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居民医保二次报销需满足参保条件、医疗费用条件和提交相应材料。疾病范围包括国家认证的重疾及当地规定的其他疾病。分析:居民医保二次报销需确保参保,并当医疗费用超过一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若过了适用期未转正,离职需提前三日通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便可解除劳动合同。若未及时通知,可能影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具体是发生什么事故了呢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是违法的。处理方式:1.与用人单位协商;2.协商不成,申请调解;3.调解无果,申请仲裁;4.对仲裁不满,可提起诉讼。每一步骤需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仲裁或投诉维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于工伤赔偿,应根据伤残等级,赔付的项目和标准各有不同,有些是企业出,有些是由工伤保险基金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针对老板拖欠工资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拖欠劳动报酬的,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支付,并加付赔偿金。您已申请强制执行但工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