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快车> 视频说法> 继承> 法定继承人顺序是怎样的

法定继承人顺序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 2020-01-10 17:19:56 次播放
律师解答

对于法定继承人顺序是怎样的问题,简要回答如下:

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法定继承是根据《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本法所说的子女是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是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是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继承。同时第13条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十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
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版权说明:法律快车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 告知。

相关知识推荐

许乃义律师
高级合伙人律师
许乃义律师

江苏-南京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

1930
已帮助
咨询我